【中国梦·黄河情】对话河长杨洪涛:精打细算 德州做活黄河“水”文章

发布时间: 2020-09-27 15:4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江虹霖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中国网北京9月27日讯(记者 江虹霖)山东德州,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名。博大厚重的黄河文化塑造了这座城市的品格,也成为这片水资源匮乏的土地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黄河水与德州有着怎样的亲密关系?德州在新时代如何开拓创新反哺母亲河?近日,《对话黄河河长》栏目专访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河德州市级河长杨洪涛。杨洪涛说,博大厚重的黄河文化与钟毓灵秀的运河文化、质朴敦实的齐鲁文化、慷慨豪放的燕赵文化在这片土地交融积淀,厚植了德州的文化根脉。德州市正在加大力度对保护、传承、开发黄河文化资源。作为德州市唯一可利用的客水资源,黄河水是581万城乡人口生活饮用水的源泉。德州市正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努力实现让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杨洪涛巡视黄河赵庄险工

中国网记者: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是秦代黄河别称,德州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名,黄河在德州留下了怎样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

杨洪涛:德州,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依据“五德始终”,以秦为水德,改中原最大的河流黄河为“德水”。汉初在今德州市陵城区的“德水”之阳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就是德州名“德”的起源,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州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名。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历史上黄河多次流经德州,又多次改道,在给德州造成自然灾害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夏津黄河故道距今2000多年,故道内的古桑树群就是千百年来德州人民防风固沙工程的伟大成就,凝聚着德州人民智慧勇敢、因地制宜、无私无畏的文化精神。齐河是目前德州市唯一沿黄县,河窄弯多,是黄河下游最窄地段,被誉为“黄河咽喉”。为防洪防凌建设黄河北展区时,齐河老县城及所有自然村全部搬迁,展现了齐河人民高度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牺牲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德州历史悠久,文脉悠长,博大厚重的黄河文化与钟毓灵秀的运河文化、质朴敦实的齐鲁文化、慷慨豪放的燕赵文化在这片土地交融积淀,厚植了德州的文化根脉,造就了德州的灿烂文化。黄河一往无前、百折不回的无畏精神和德州人民治理黄河自古至今的经验教训,铸就了德州自强不息、蓬勃奋进、兼收并蓄、厚德载物的文化品格。

黄河哺育了德州,给德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如禹城禹王亭、临邑鯀堤、武城陈公堤、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黄河千年枣林等都有黄河印记。近年来,德州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黄河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

一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以黄河文化为核心脉络挖掘南坦险工、红心广场等黄河水利风景区、黄河工程文化,黄河号子、打夯小调、绣球灯舞、一勾勾民间曲艺及民居、饮食、礼仪节庆等黄河民俗文化,老残游记、康熙、乾隆南巡在德州留下的诗词等黄河文学艺术,聘请名家大师系统梳理,全面做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研究,努力讲好黄河故事。

二是深入挖掘黄河资源特色。以创意为核心,积极推进黄河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的主导方向。通过举行黄河民俗表演、黄河生活模拟、黄河民俗物产展销、黄河民歌民乐演唱等活动,不断打造黄河文化品牌;以齐河黄河博物馆群项目为载体,强化儒家、古建筑、古生物化石、玉石等多元化文化,以及黄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与弘扬,逐步形成了集文物保护研究、工艺品展销、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博览、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真正将黄河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黄河文化的产业优势。

三是打造“一河一陶”黄河文化名片。一河,即黄河(大清河)。高标准建设了国家级大清河水利风景区,将地域文化、黄河文化、名士文化等与水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一陶,即黑陶,进一步提升德州黑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加强黄河文旅资源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市以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作为黄河文化传承利用的先手棋,带动全市黄河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建成投入运营沿黄旅游项目约30个,累计完成投资84.2亿元。


中国网记者:德州是传统农业大市,但水资源十分短缺。黄河水是德州市最重要的客水资源。请您介绍一下德州引黄供水工作的概况。黄河水的引入为德州带来了哪些改变?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洪涛:我市十年九旱,水资源极其匮乏。正常年份全市需水25.6亿立方米,按年均引黄指标9.77亿立方米计算,全市缺水量达7.6亿立方米,缺水率达30%。若没有黄河水的支撑,缺水量将达17.3亿立方米,缺水率达67%。另外,2015年省政府将我市全域划为地下水超采区,浅层地下水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一律禁止开采,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

我市境内两座大型灌区潘庄灌区和李家岸灌区承担引黄输水任务。黄河水是德州市唯一可利用的客水资源,在我市工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河水不仅满足农业灌溉、工业发展,更是581万城乡人口生活饮用水的源泉。

黄河水的引入为德州带来巨大改变。一是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根本解决。德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深层地下水氟高碘重、浅层地下水苦咸,83%的区域不符合国家饮水安全标准,农村群众饮水一直十分困难。多年来,德州始终把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先后经历了饮水解困、村村通自来水、饮水安全三个阶段。到2007年底,全市92%的村庄用上自来水,“有水喝”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水质仍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如何做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2008年,随着国家饮水安全工程的启动实施,我市把工作重点由“面的覆盖”向“质的提升”转变,逐步确立了“以平原水库为依托,规模化集中供水”的建设路子。2013年底,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97%以上,400多万农村群众喝上了与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

二是农业缺水得到极大缓解。多年来,黄河水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引黄灌区内粮食单产由280公斤提高到800多公斤,平均每引1立方米黄河水增产粮食0.5公斤,按每公斤粮食1.5元计算,年均增加农业产值9亿元。同时,黄河水年均补充德州市地下水4亿立方米,使因地下水严重超采而引发的地面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得到一定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地下水漏斗区的扩散。引黄供水在德州市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们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引黄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水分配指标的刚性约束加大,指标外引水越来越难,根据黄河部门反馈我市的信息,今年2月份到6月份我市引水指标只有不到3.7亿立方米,预计今冬明春农业墒情非常不乐观,供需矛盾较往年更加突出。

二是农业用水量大且粗放。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大水漫灌是我市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由于黄河水泥沙含量高,泥沙很容易造成滴管、喷灌设施堵塞,因此我市农业灌溉很少采用成规模的滴管、喷灌方式,农业节水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推进。


中国网记者:关于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节约集约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德州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洪涛:我们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总量控制是从取用水规模上对水资源开发实行严格宏观调控;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项目,全市非农业用水户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由过去的129立方米下降到60立方米左右。成功创建平原等5个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和200多家节水载体。积极开展农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改革试点,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村节约用水。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优先使用再生水,非常规水源配置比例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这一改革实施后,大大抑制了地下水超采,实现了制度规范、监管规范、管理规范的高质量取用水管理。


中国网记者: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要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推迸乡村振兴。结合您的工作,德州因地制宜,发展了哪些特色产业?这些产业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如何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的?请举1-2个典型案例。

杨洪涛:当前,德州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以推动企业、园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为抓手,以产业龙头为主体,以沿链集聚为导向,以产业园区为平台,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色工业产业发展体系。

齐河是德州市唯一沿黄县,黄河北展区占地63平方公里,是上世纪70年代初国家为防黄河凌汛而修建的滞洪区。数十年限制开发,区内大河、林海、湿地、温泉、沙湖等地貌各异,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为生态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北展区全面解禁,当地政府抢抓机遇,推动黄河文化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借助黄河北展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交通,高标准定位规划建设了黄河国际生态城。该项目全部完成后,年接待游客将突破1000万人次,形成千亿级的旅游产业集群。

推荐阅读:

【中国梦·黄河情】对话河长张强:退耕还林让泥沙河变景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