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政协委员调研生猪生产转型升级小记

发布时间: 2020-08-27 09:0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江迪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一头猪只能用后腿,宰杀后不超过6小时,去皮、去膘、去骨,纯猪肉2.3至2.5斤炒8小时以上才能炒出1斤太仓肉松。”8月18日,太仓肉松掌门人唐孝耆告诉前来调研的江苏省太仓市政协委员。

已有近150年历史的太仓肉松是江南美食的典型代表。曾担任过18年太仓市政协委员的唐孝耆从事肉松行业近50年。在他看来,这几年太仓肉松正在经历他从业以来的最大压力。

“去年非洲猪瘟,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后来上调15%的价格,市场反应还可以。现在我们这边生猪90%靠外调,有的从贵州、吉林运过来,一路上不仅要考虑存活率,还担心容易造成污染。我曾试过用冻猪肉,但是做不出正宗肉松的味。”面对调研组,老委员唐孝耆娓娓道来。

“养猪不仅有猪瘟风险,还有生产周期长、市场波动大的风险。恐怕还要靠建设大型机械化养殖基地。建议将养殖基地纳入重大项目建设。按人口比例实现省域内供需基本平衡。”唐孝耆向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吃的猪肉安全吗?”

“应对非洲猪瘟,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日常是怎么做检验检疫工作?”一到养殖基地,调研组一行抛出了“三连问”。

“我们这里用环保绿色的方式饲养梅山猪,品质绝对有保障。防疫工作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委员们今天来,也是不许进入内场的。”太仓市双凤勤之立生态养殖场负责人笑着说。

调研组在养殖场外部走了一圈,一边听取养殖场当前生猪存栏和出栏情况,一边记录着,也帮着一起想办法出主意。

“怎么保证外面运来的不是垃圾猪?”在太仓市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调研组一行再次发问。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公司派驻检疫人员21人,配备品质检验员7人,坚决不让一头病害猪通过我们公司流入市场。”太仓市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场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说。

调研组了解到,太仓市建设设计年出栏6.6万头的规模猪场,已全面动工建设,计划于11月竣工并投产。全市将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经营、运输、屠宰多环节全方位防控机制,着力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