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和山东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青岛市委及时召开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报告会,以“六个强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青岛落地生根。青岛市政协在全国政协、山东省政协有力指导和青岛市委坚强领导下,把“六个强化”落实到“六个机制”上,努力开创地方政协工作新局面。
落实顶格推进机制,强化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政协是政治组织,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市委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领政协各项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同志顶格倾听、顶格部署、顶格推进,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将全市改革开放的重点工作交由政协服务保障,把地方政协工作进一步纳入地方党委中心大局。去年以来,市委书记王清宪先后作出56次批示,对政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有力指导,要求政协在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中冲到一线。在今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王清宪书记专程到市政协听取意见建议,共商战疫情、促发展大计;现场听取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与委员们恳谈互动,交办“委员作业”。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多次研究政协提案建议办理工作,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反馈采纳落实情况,形成工作合力。
落实专委会工作小分队机制,强化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专门协商机构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的新定位,只有在“专”上下足功夫,才能“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市政协党组提出“专注发展、专心为民、专力履职”工作理念,推动政协工作主动走入中心、直接服务中心。去年以来,根据市委部署,结合政协职能,建立以专委会为依托,由分管领导、相关专业委员、机关干部组成的34支工作小分队,深入一线协商议政、调研督促,形成各类报告90余份,全力助推市委发起的“搞活一座城”15个攻势。
落实线上线下发力机制,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共识、凝聚人心是对政协工作的时代要求。市政协超前谋划,精心打造“智慧政协1+10”平台系统,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双向发力机制,积极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形成委员、专家、机构、媒体、民间“五智汇”服务决策、助推落实的新格局,团结引领社会各界百川赴海、聚力同行。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协商和提案应急机制,开设网络议政专栏,汇集各方面意见建议1500余条,在大战大考中有效汇聚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落实深化改革、流程再造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保障。市政协对标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研究出台政协工作流程再造方案,建立提案工作“四清单”、督查考核落实推进等10项机制,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推动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将政协民主监督深度融入全市协同监督,改进政协系统联系指导工作方式,着力增强政协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出青岛的实践探索。
落实“三双”活动机制,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政协委员是界别群众的代表、政协履职的主体,担当尽责义不容辞。市政协建立起“双岗双责双作为”活动机制,完善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引导广大委员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建功立业,在委员岗位上履职尽责、议政建言,积极投身“四个第一线”,为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和政协事业创新发展,实现双作为、作出双贡献。在全市政协委员中发起“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主题履职行动,增强“青岛发展、委员有责”的使命感,营造了“战疫情保平安、促发展做贡献”的履职环境。
落实“两个全覆盖”机制,强化党的建设。强化政协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市政协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努力探索新时代政协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完善党建“直通车”机制和“智慧党建”模式,规范政协党组、机关党组、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市政协重要会议、重要活动中先后设立40个临时党组织,212名党员委员全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317人次,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