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猝死”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日趋升高,也越发年轻化。据悉,中国每年有约55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引发心源性猝死,除了心脏本身的病变之外,还有是过度劳累等因素。那么,在紧急时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够规避一些风险?心源性猝死最佳抢救时间和方式就是在发病最初4至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但又如何抓住这紧要的4至6分钟?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提交提案,建议完善重点单位、公共场所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配备,实施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推广计划。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提案全文:
农工党中央:关于推进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置的提案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50%以上,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等特点,90%发生在医院外,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中国每年有约55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最佳抢救时间和方式是在发病最初4至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在公共场所推广普及急救设备,加强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居民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对于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建议:
一是完善重点单位、公共场所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配备。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制定重点单位、公共场所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配置标准,在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火车站、轨道交通站点等交通枢纽,幼儿园、学校、体育场馆、会展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旅馆、商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从事建筑施工、采矿、交通运输等高危险性作业的单位等,配备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明确配备标准。基础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配备经费由配备单位承担,并做好急救器械设备维护保养、药品近效期管理、更换补充等工作。非营利性机构配备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由红十字会出资,并做好后续管理维护和补充更换工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辖区内重点单位、公共场所的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配备、管理、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巡查。
二是实施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推广计划。AED的使用无需具备专业背景,普通人在接受一定培训后或者按照说明都可以掌握操作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AED应用已经相当普及,10万人配备AED数量达300—500台,而中国发达地区每10万人只有0.2—0.3台。建议设立专项经费,实施AED推广计划,结合院前医疗急救布局规划,在主要公共场所投放,逐步分批分阶段推广AED配置使用。将AED购置、维护、更新以及培训、宣传等费用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AED应设置在监控设备覆盖环境下,有醒目的指向标识,设置的具体位置应报送各地红十字会和急救中心,由急救中心牵头编制各地AED地图。卫生健康部门和红十字会负责监督和质量控制工作,AED配备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也可委托有资质的公司统一管理,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并做好巡查记录,出现故障应进行排除或更换,并及时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是加强公共场所急救设备使用培训和宣传普及。在公安、消防、学校、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培训中增加急救知识,鼓励相关人员考取急救证书,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出的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比例分别提高到1%和3%以上的任务。加强社会化急救知识培训,将民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向大众普及公共急救基本知识,提高大众认知程度。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培训模式,提高急救知识培训质量。长期开设急救培训班,鼓励群众参加急救培训,掌握AED等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在电视黄金时间段、公共场所,播放简单易学的急救教学片;到学校、企业开展急救知识讲座,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讲授急救知识。
四是组建救护志愿者队伍。由急救中心牵头组建专业性或者群众性救护志愿者队伍,包括专业医务人员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接受专业急救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参与力所能及的急救工作,规范使用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开展自救互救活动。开发急救信息平台,当公共场所发生需要急救的事件时,由平台通知最近的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急救。
五是完善急救法律法规保障。积极推进急救立法工作,推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结合各地实际,推进急救免责立法,豁免施救者在特定情形中的责任,让施救者免去后顾之忧,敢于开展自救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