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规划要有辽宁的特色
“编制‘十四五’规划应彰显辽宁特色,具有科学性、精准性和前瞻性,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讨论中,常委、委员们认为,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一定要结合辽宁实际,做到接地气、有人气,体现创新实干的新时代辽宁精神。
奚克路常委在发言中提出,编制“十四五”规划既要充分反映辽宁的现状,又要用规划指标来激励各级政府积极谋划各项政策措施,有效实施各项重大创新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避免空洞化、套话多等问题,紧扣发展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石晶、许静等常委认为,应加强政策研究。围绕辽西北区域发展、沈阳都市圈、对外开放等领域,设计谋划创新举措,在辽宁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雷大军、李东等常委提出,“十四五”期间,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辽宁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要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引导社会各界支持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钱建华等常委认为,发挥我省石化产业链资源优势,提高石化全产业链水平,是我省实现“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建议各级政府用产业链系统布局指导各个城市取舍存量资源,优选增量投资,避免无序竞争。
促进后疫情时代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要坚持以创新驱动提质、靠深化改革增效,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常委、委员们提出,要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激活科技创新资源潜力。
常委、委员们提出,在后疫情时代,及时将疫情冲击的“危”转化为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的“机”,充分释放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这对于“十四五”期间推动辽宁产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议抓住国家推进“新基建”的契机,尽快制定我省促进数字经济及其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行动方案。
周少清常委介绍说,“新基建”主要指以5G网络、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应注重融合发展,以“新基建”带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工业转型促进数字新基建发展,形成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要做好全省“新基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重点规划与全域规划,推动辽宁振兴发展。
崔日明委员认为,“十四五”时期,辽宁的装备制造企业应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生产各个环节的应用,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服务型制造为主线、数字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应畅通对我省营商环境建设的监督渠道,有效保障和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从源头把控,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工作机制。”常委、委员们普遍认为,政府部门只有承担起日常监督检查责任,才能创建秩序井然、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激活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丁敏杰常委呼吁,应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开展,努力打破行政性垄断,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建立风险保障基金,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参与创新产品开发的投融资活动,为我省创新创业深度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常委、委员们认为,应不断优化创新金融服务环境,开辟企业融资贷款绿色通道,切实落实相关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对民营企业创新产品生产、科研活动信贷政策倾斜和投资担保支持,推动企业创新项目等,给予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针对如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这一问题,周轶赢委员建议,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根治政府失信行为,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跨部门跨地区信用监管、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建设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固巢留凤涵养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确立人才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谋划战略措施,科学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成为分组讨论中常委、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常委、委员们认为,我省应充分利用省内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在高等教育层面,鼓励省内院校开设与“新基建”相关的学科,完善从人才培育、选拔、引进到评价的人才标准和政策体系,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新基建”人才队伍;加大对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的引进和收购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张玉珠常委提出,要建立健全培养、吸引、留住人才的政策体系。完善、延续既有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完善面向高精尖和核心技术业务人才的政策,继续降低人才落户城市的门槛,提高留辽工作的人才待遇,在税收、医疗、子女入学教育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在生活工作中提供便利。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型人才给予奖励;出台更加灵活、便利的企业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制度。
姜立、李东、周英秋等常委、委员提出,建立人才闭环激励机制,构筑优质化人才洼地。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实施绩效管理考核,不断提高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苑秀娟、石晶、范民、韩彤等常委、委员建议,“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环境建设。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提高人才治理能力,构建人才留辽发展配套体系,让人才在辽宁工作生活更有归属感。
辽宁省政协常委、委员们在分组讨论中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