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综述

发布时间: 2020-07-12 09:5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这是近年来,与乡村、城市巨大发展变迁相伴而生的特殊群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当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农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时,这片土地上老人与孩子的孤独留守,几乎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群体关爱服务机制和体系,在落实留守老人儿童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关心关爱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现实,使得留守问题短期内不会消失。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事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事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一项必须持久抓,抓持久的大事。7月10日,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围绕“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广纳群言、广聚共识。北京主会场、山西、安徽、云南分会场以及现场连线点上,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地方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把协商议政的“目光”投向了这个特殊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会议的筹备过程中,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自4月份即开通专题微信群,组织农委委员、联系的相关界别委员、部分专家学者和有关部委的同志,以及部分地方政协农委开展网络调研。委托山西、安徽、云南省政协开展协同调研,分赴十余市县的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以及留守儿童之家等实地了解情况,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各方面代表广泛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与此同时,在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开通的“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儿童”主题议政群,同样氛围热烈。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注重工作创新,采取“引导发言”的方式,每3天在主题议政群推出一名临时群主,组织大家互动发言,从6月10日至7月9日17时,共有161名委员发言916次,共十余万字。可以说,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全国政协与地方政协联动,汇聚起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政协力量。

为留守老人筑牢“保障网”

一个社会对老人的尊重程度,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其中有1亿多老年人口在农村。这些老人在农村土生土长,对乡村有着深厚情感,他们是乡村的留守者,更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地方党委政府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研究、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孙承业委员认为,留守老人是脱贫攻坚收官后尤其需高度重视的问题,要推动“积极老龄化”理念,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生能力素质,推进医养结合,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提供全链条的健康支持。

孙承业委员的观点,随即在现场得到“呼应”。通过远程连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安徽省委会副主委、亳州市委会主委马露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刘各村,向大家展示了村里的养老服务站。

从地方经验上,安徽省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养老服务内容拓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工作,但面对当前以及未来形势,马露建议,仍需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投放和社会化改革力度,整合政策、资金和项目资源,重点在农村敬老院改革发展、村级养老服务站日常运营、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加大补贴力度,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

“在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时,还要特别重视关怀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精神健康。”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云南省政协委员陈俊骢补充道,尤其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不能简单地推行移民搬迁、劳务输出,老人在,根就在,家就在,国土安全就在,要制定老人的基本精神生活需求指标,并列入“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目标,增设关爱留守老人专项资金,用于在农村购买社会服务。陈俊骢也是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第一个以此身份参加全国政协协商议政活动的。

共同守护留守儿童的明天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在原本最需要陪伴与教育的年纪,却因与父母的长期分离而逐渐“蒙尘”。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农村留守儿童90%以上由祖辈负责照看,这些老人们平均年龄59岁,70%以上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一半以上还要参与日常劳作。“部分留守儿童因家庭监护缺失、监护不当,缺乏亲情陪伴和关爱,逐渐突显出儿童意外伤害比例高,社会认知与行为习惯存在偏差,营养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赵东花对那些孩子记忆尤深。

“多一些精准关爱”,这是赵东花在妇联多年工作与调研的心得。她建议,要深入了解当前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家庭监护等状况,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精准施策,“同时壮大精准关爱服务的社会力量,针对不同需求,开展亲情关爱、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照料等多方面关爱服务,提升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赵东花说。

对于一颗幼小孤独的心灵而言,“爱”无疑是最好的托举。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张敏身处边境一线的少数民族地区,又直接与孩子们打交道,她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困境更有切身之感,“要强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落实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列入绩效考核,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设立农村社工专业人员岗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包括民政部2019年出台的各村(居)设立儿童主任的政策要求。但根据民盟山西省委会长期深入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乡宋家沟村的调研发现,一些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部分儿童主任由地方村干部兼任,很难发挥儿童主任的专业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山西省委会主委王维平反映,“儿童主任”一定要是专职岗位且有专业要求,尽可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关爱,对于专业能力不够的儿童主任,各级民政部门应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构建长效培训机制。

“我现在的位置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王子树乡活动室,孩子们跟大家打个招呼。”通过现场连线进入会场的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司法局王子树司法所所长段明龙身边正围拢着十几个留守儿童。因为来自司法系统,在段明龙看来,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关爱,除了精神和心灵层面,还需从法律层面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结合多年办案体会,段明龙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出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同时要坚持预防为主、救助同行,完善侵权后救助体系,拓宽救助渠道,加快“一站式办理”“分案办理”“教育帮扶基地”等场所建设。

协商会议现场,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共识,同时要在关爱中避免“重养轻教”也是共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约占未成年人总数的五分之一,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留守儿童最缺乏的是家庭教育这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实践者,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推动者,“要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水平,帮助其用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马传喜认为,在留守儿童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实在承担不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时,要及时整合发挥社会资源,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家庭教育,乡镇寄宿制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中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太原市副市长焦斌龙建议,增加对乡镇寄宿制学校的投入,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运行水平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围绕寄宿制学校构建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儿童主任等关爱力量协同机制。

关爱留守老人儿童需因地制宜

在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岱岳镇移民新村,没有人比村委会主任、村妇联主席卫红宇更熟悉留守老人儿童的事儿了,因为她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正是村里留守老人儿童的事情。

“我们这儿的‘苦豆豆’香包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蒸香料、绣香包是祖辈们传下来的习俗,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老人们都会做,我们就成立合作社来做香包,村里的老人每天热热闹闹地一起干活,拉家常,日子过得也不孤单了。”作为远程协商会的与会者之一,卫红宇在连线中,将协商现场拉进了他们村儿里。

不仅如此,去年在山阴县政协支持下,卫红宇还张罗了个书法班,把村里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慢慢化解他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产生的孤单和埋怨,阳光快乐地成长。说起话来一直笑眯眯的卫红宇,对留守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难和留守儿童缺少校外关爱等问题同样有啥说啥,她希望民政部门制定明确的运营保障规定,建议用彩票公益金来支持保障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正常运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留守儿童校外辅导队,定期进行上门关爱服务。

在会议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任龙墨建言的群体更为特殊。“我来自福利保障界别,农村留守失能老人和残疾儿童,是整个留守老人儿童这个特殊中的特殊,弱势中的弱势群体,因为生理功能障碍,生活及内心更为脆弱。”龙墨提出,尤其要把特别的爱献给失能老人和残疾儿童,同时要把特别的关心帮助献给广大村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建立完善动态监测关爱机制。

众所周知,留守老人儿童,是相对离开乡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而言。假如这个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必离乡,留守老人儿童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迎刃而解?

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近年来,安徽省以“接您回家”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回乡创业,逐步实现“人回乡、情回归”,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安徽省委会副主委,国浩律师(合肥)事务所合伙人周世虹对这样解决“源头”问题的做法非常认同,同时为了让返乡就业创业的青壮年能稳定下来,他进一步提出,地方政府要统筹开发更多适合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岗位,挖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工潜力,运用“互联网+就业”,引导农民工依托新零售、无接触配送、网络直播、网约车、现代物流业等新业态多元化就业,“要完善落实城乡统筹的农民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民自身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实现长久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