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服务业发展进入“4.0版”

发布时间: 2020-06-19 08:5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北京市政协专题议政性主席会聚焦“服务业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编者按

改革与发展,是永恒的课题。

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政策出台和政策实施都相继进入3.0版阶段。

着眼在新的起点上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营商环境改革优化,根据《北京市政协2020年协商工作计划》和《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2020年3月至5月,由北京市政协经济委牵头的联合调研组,围绕“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专题调研,并于6月9日,通过议政性主席会进行现场协商议政,为推动首都营商环境改革贡献了光与热。

6月9日,北京市政协专题议政性主席会如期举行,主题为“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服务业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组合关键词是北京市政协近年来名副其实的协商议政“高频词”,也是大家追了好几季的“连续剧”。

2015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北京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2017年国务院批复深化试点方案,两年后的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全面推进试点方案,同意北京市开展新一轮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成为全市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试点方案批复以来,北京市政协始终把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协商议题,持续加以关注,广泛开展调研,深入协商议政,一年推进一步,一年比一年深入,一年比一年聚焦,协商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

今年,整个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黑天鹅”莫过于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背景下,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助推首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当务之急。从年初到年中,一场围绕“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持续协商议政活动拉开帷幕。在以往调研成果基础上,北京市政协把调研的重点放在了推动现有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上,力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助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形成闭环,为首都经济发展汇入政协力量。

创新调研组织形式

实现提质增效

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是北京市政协今年的年度重点协商议题。

按照协商计划,这一组系列协商活动早早就开始着手筹备。但适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这一次的调研协商注定面临考验。

3月15日开始,由北京市政协经济委牵头,科技委、教文卫体委参与,并邀请市政研会、民盟市委、民建市委、农工党市委、致公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台盟市委、市工商联、大兴区政协等单位组成的“阵容豪华”的联合调研组,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深入调研。

针对特殊情况,联合调研组迎难而上,创新调研组织形式,实现了调研的提质增效。“我们按照区域就近和专业对口原则,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维度,将参加调研的委员和党派成员划分为10个调研小组分头开展调研。”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主任孙学才介绍道。

回顾过去几个月,在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和市商务局作总体情况通报,充分了解情况基础上,10个调研小组克服疫情重重影响,因地制宜地采取实地调研、企业云调研、书面调研、上门约访、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掌握一手情况,共约访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13家,召开座谈会16场,赴34家金融、文化、旅游、科技和制造企业实地调研,向18个单位发函书面征询有关情况,通过企业云调研形式梳理736家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情况及问题,进一步扩大了与社会各界互动交流面,参与调研的委员及党派成员达480余人次,形成了10份小组调研报告,充分体现了分组调研的力量和优势。

“此次联合调研还有一个特点是,首次邀请专司民营经济研究的智库机构开展调研。”孙学才所说的智库机构指的是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深度参与专题调研过程中,研究中心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以及相关诉求,依托市工商联渠道面向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800余份,涉及18个以上的行业领域,覆盖北京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可以看到,问卷调查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企业样本量大、行业跨度广、覆盖区域全,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对比,形成对相关政策执行落实情况更加客观真实的数据报告,进一步聚焦了突出问题和企业需求,为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疫情是对企业的压力测试,疫情下营商环境获得感的研究,就是一面镜子。此次问卷调研的3800多家企业多半是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体会是最真切的。”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李志起深入研究了这些数据,发现民企对于减税降费、贷款难贷款贵等老问题的期待还是比较高,“营商环境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最后一公里能不能打通,就看有没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和决心,需要政府不断引导、企业不断改进,科技不断赋能”,李志起说。

经过分析研判,综合10个调研小组发现的问题,联合调研组最后共反映存在问题53个,其中40个以上的问题都是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是各个企业和机构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政策落地堵点、痛点问题,是制约发展的关键、要害问题,也是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加强协同、细化措施能够解决的问题,为联合调研组做好“策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9日,《关于“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调研情况及有关意见建议》,这份凝结了整个联合调研组连续多日汗水与智慧的文件,递交此次议政性主席会,供现场协商参考。

双向发力贯穿协商始终

北京,地位特殊,有些政策可能需要背景进行解读。认真学习政策、深入解读政策与促进政策落地,这是协商议政中双向发力的两个关键着眼点。

“在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的认识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有着深远意义。”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程红认为,北京服务业原来对外开放考虑的多一点,目前形势下,按照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我们在北京服务业的开放问题上要对内对外同时进行,统筹考虑。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面对全球疫情下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更加应该推进更高水平的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营商环境优化,这是协商现场的共识。

尽管遭遇暂时的困难,但大家颇有信心的是,虽然当前在疫情影响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以服务业为主要经济结构的首都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北京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保持战略定力,用改革的办法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就能稳步推动首都经济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据现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坚持不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营商环境专班围绕落实国家台账、本市3.0版改革和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级专题调度会70余次,制定100余个政策文件,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实实在在,调研中为什么总有企业觉得在获得感上有落差?

问题还是在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要加强引导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政策条例的理解,并针对落地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导。”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文委员建议,推出系统性政策包,辩证地做加减法,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满足多元融资需求。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林抚生提到,针对政策解读,北京市有关政策出台后其实都有一个宣讲活动,方式很好,但关注度还是不高,“要将现有的渠道作用发挥好,将现有政策落实好。尤其要区分出常态化与特殊化政策,尤其针对特殊时期特殊情况的专门政策,一定要落实到位,才能突出获得感。”

对此,调研组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完善推动政策落实的制度机制层面、完善重点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层面、重点围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从组织保障层面、重点围绕中小微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具体问题方面,以及从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和服务力度五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议政性主席会上,来自北京市发改委、商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经过前期的调研协商,与委员们都是“老朋友”了,他们现场对委员们的补充意见建议进行了互动回应,还更为具体地介绍各自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的具体举措与规划设想。

到会听取意见建议的北京市副市长王红用四个字“照单全收”,作为对委员们最坦率的回应,她说,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将充分吸纳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希望委员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共同为首都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进入4.0版阶段,可以想见,这还远远不是这部协商“连续剧”的完结篇。

■调研背景:

自2015年北京市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工作以来,国务院分别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相继批复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深化试点方案和全面试点方案,累计明确403项任务,推出35项开放措施。截至目前,国务院2019年1月批复的新一轮试点方案三年期177项任务,已实施160项,实施率90.4%,形成了42项突破性政策创新和制度安排。北京市自2017年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继出台《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北京市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和《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共推出395项改革措施。截至目前,北京市2019年11月出台的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4项重点任务,已完成161项,完成率达79%,在去年世界银行评价中北京得分78.2分,相当于位列全球28位,连续两年国内排名第一,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至31位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