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要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有效协商议政,努力为全省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4月29日,贵州省政协党组召开会议时再次强调。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云南、贵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特别指出:务工就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克服疫情对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的影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贵州省政协把目光聚焦到了“保就业”上,特别关注农村产业革命如何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如何做好就业服务。
碧空下,春阳轻抚,一汪汪水田里一簇簇绿叶挺拔而生,这是当地的优势种植品种高山茭白。4月28日,贵州省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团来到黔南州长顺县核子村的茭白种植基地。
“疫情期间,村里有多少务工群众受到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吸纳了多少劳动力?”来到田边,省政协主席刘晓凯直接询问他最关心的问题。
核子村的驻村生产队长王昌国最了解情况,他介绍,该村有2000多人,农业产业调整前有1500多人外出务工,农业产业调整后已有800多人陆续返乡。村里3000亩茭白、2400亩折耳根和1000亩辣椒的种植项目,已经实现了全村人口产业全覆盖。
“蔬菜种植用工量大,采收时我们还得从外面请工。”王昌国说。
贵州作为山地省份,坝区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贵州省坚持把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主战场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抓手。
长顺·贵阳蔬菜保供基地是具有代表性的坝区,由龙头企业贵阳农投集团建设经营,对贵阳市居民蔬菜供应及当地脱贫攻坚,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基地已种植蔬菜2800亩,带动500余名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其中有150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我们派车接送他们从安置点到基地务工。”贵阳农投集团负责人介绍。
视察团建议,要提高坝区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设施化水平,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务工就业,确保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龙头企业已成为坝区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4月22日,省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团在安顺市调研时,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昌鹏说。
在安顺市普定县,视察团了解到,该县采取“一村一公司”模式,短短两年间,韭黄产业从1600亩发展到10万亩,打造了全国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
在夜朗湖畔的穿洞街道,由贵州民投集团建设经营的韭黄种植示范基地已经达到6000余亩,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走“产业聚集、合力发展、推动脱贫”发展路子。两年来,解决稳定就业704人,其中贫困户318人,带动15000人次就业。
视察团建议,发挥好农业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附加值,奋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革命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