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媒体更需把严信息出口 加强新闻报道的价值引导

发布时间: 2020-04-26 17:1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宋颖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编者按】疫情舆论场中,信息传播往往呈现碎片化和杂音化。一些媒体盲目追求新闻时效和流量,出现以偏概全甚至是虚假新闻的情况。对此,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杭州市政协委员宋颖建议,媒体的采编部门要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对信息发布实行“三审三校”制度;新闻从业者传递专家解读时,对专家的选择必须严谨权威,对专业术语做好通俗化解析;应提高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人们健康素养。

以下为建言全文:

疫情期间,民众对疫情信息的需求,是对新闻媒体的巨大考验。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和引导对于疫情话题的走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媒体信息的发布不仅向民众有效传递着疫情的实时动态,也对民众配合政府抗疫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信息互联是一把双刃剑,民众通过媒体获取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会因为信息的渠道太杂,传播的速度太快,而无法知晓事件的真实情况,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或新媒体盲目追求新闻发布的速度,导致信息在真实性、严谨性上有所缺失,给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比如,李兰娟院士在回答“人会传染宠物吗?宠物染病后会传染人吗?”的问题时,回答原文为:“主人要对宠物加强管理,如果宠物没有接触到病人或者可疑的感染者,那这个宠物是没有病的,检疫是健康的,就没有关系。如果你的宠物到外面去跑,或者接触疫情和感染者了,那宠物是需要监控起来的。这个病毒是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所以我们对哺乳动物也要加以防备。”有些媒体却断章取义剪辑成题为“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的新闻,从而造成一些民众恐慌把宠物摔死的悲剧。

此外,因为一条“有药了!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使得双黄连在一夜之间被民众疯抢,即使各大媒体报道中用了“初步发现”这样的字眼,也无法阻止民众的抢购热潮。在疫情特殊时期,媒体急于公布近况,民众缺乏对信息真伪的判断,造成了无序的后果。

面对疫情舆论场中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混乱化和杂音化,新闻媒体需要把严信息出口,做社会舆论的压舱石,必须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因此建议网络媒体或新媒体的采编部门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对信息发布实行“三审三校”制度,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发布的信息都经过充分的求证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新闻从业者在向民众传递专家解读时,对于专家的选择必须严谨,比如对于“动物是否会传播人”这一命题,只邀请传染病方面的专家来解读也许不够全面,倘若有权威的兽医专家共同解读,可能更为专业。同时要把信息发布的风险前置,在发布专业术语前做好通俗化解读,对难懂或易引起大众误解的信息,要从大众传播角度考虑做二次解析,并确认通俗性内容的准确性。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术语转化的能力。

疫情发生后,一些关于“新冠病毒怕热,得多喝热水”“多吃纳豆,多喝酸奶可以提高免疫力”等无科学依据的预防偏方和假消息充斥网络,民众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互联网只是信息快速传递的外因,“人传人”才是内因。想要不被偏颇和错误的信息误导,其根本是需要民众自身有独立思考的判断,而这些都基于个人的健康素养之上。

民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专业机构普及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民众对健康关注度的增加,两者结合,才会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曾讲过,“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中国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素养高的人,往往能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中辨认出准确信息,并凭借正确的健康信息为自己的健康问题做出判断。如果出现突发疫情,民众的健康素养越高疫情防控会越有效。

推荐阅读:

充分发挥律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法治保障作用

疫情后可能加剧产业链区域化 中国决不可掉以轻心 | 中国世界观.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