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徐自强:“一定要成为让病人满意的医生”

发布时间: 2020-04-07 09:1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刘洋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全国政协委员徐自强:“一定要成为让病人满意的医生”

“不好意思,刚开完病例讨论会。”约了好几次,3月4日下午5点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终于回话了。他告诉记者,郴州市确诊的39例新冠肺炎患者,35个已痊愈出院。“曙光在前,却丝毫不能有任何松懈!”徐自强心头的弦已紧绷一个多月了。

1月22日,郴州确诊第一例,徐自强所在医院负责接收该市重症患者,全院医护人员取消春节休假。1月23日,徐自强第一个主动向医院党委请战加入救治组。同时,在得知医院征集医生到发热门诊值班后,马上给刚从县里医院帮扶回来的儿子徐秋笔报了名。“发热门诊是最直接接触潜在感染病人的一线,风险很大。儿子是我们医院的全科医生,希望年轻的他在危难时刻能接受考验。”

主动请缨参与救治工作,作为老党员的徐自强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2003年“非典”时期,徐自强所在的急诊科负责承担全市发热病人的转运工作。整个抗击“非典”期间,徐自强出车转运发热病人达200多次。2014年,一名病人疑似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并不是值班医生的徐自强却穿上隔离衣,为病人插胃管、插导尿管,通过鼻胃管给患者喂药。

“平时,他每天差不多有12个小时呆在这里,几乎没休过年假。周六早上8点,他会准时查房,周日24小时值班。”同事们这样说。平日里勤勤恳恳,紧要关头,这位急诊科主任更是冲锋陷阵。

“我爷爷,我父亲,我,我儿子,都是医生,女儿是护士。”徐自强常对儿子徐秋笔说,“一定要成为一个让病人满意的医生。”1月23日,徐秋笔作为第一批救治组成员进驻医院发热门诊隔离区。

“医院门诊一直开着,为了防止引起患者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我们对所有就诊病人首先要进行新冠肺炎排查,确认不是感染者再进行后续治疗。”面对防护装备严重不足、防治工作困难重重,唯有保持高度冷静、有条不紊组织开展筛查诊断和救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每天徐自强6:20左右起床,边洗漱边收听新闻联播,7:10左右步行到达急诊监护室,逐个查看危重病人。每天忙到凌晨,平均一天的睡眠不足6小时。仅1月24日到26日三天里,他带领急诊科团队,收治了一千多名患者,只在除夕夜里2点半回家休息了4个小时。

1月26日中午,连续工作两天的徐自强趁着午餐时间来到相隔仅10米远的发热门诊看望同样在值班的儿子徐秋笔,并随手在处方笺上写下“秋笔,加油!”左手举着处方笺,右手比划一个V字,给儿子加油鼓劲的镜头被媒体记录,上阵父子兵的事迹让疫情中的人们倍感温暖。

疫情期间,徐自强不仅要带队急诊科,还要在医院三个医疗区会诊发热病人,甄别新冠肺炎。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赵御国被调到医务部,负责组织新冠肺炎病例会诊、协调等工作,他因此近距离接触了“老徐”。

赵御国告诉记者,那天湖北十堰回来一个高度疑似病例,本应由他通知其他医生会诊,可“老徐”接到临床医生电话后便马上赶了过去,并告诉他:“我已经到了,你们暂时不要来了。”因为防护服不够,“老徐”是担心其他医生冒风险。“同事们很担心他,他在急救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也想给予他更多保护,可他觉得自己是科室年龄最大的,理应身先士卒。”

“病情就是命令。”在他看来,急诊科医生就是要时刻准备与生命赛跑。正月十五,徐自强原计划尽量早点回去,陪九十多岁的岳母吃晚饭,7点多刚到家,医院来了一病例,他接到电话后饭没来得及吃,又一次赶回医院。

不仅担任了医院防控新冠肺炎专家救治组组长,他同时还是郴州专家诊疗组第五组组长。不仅要在自己医院组织排查发热病人,还要去负责接收中轻症病人的该市二医院参加专家会诊。为了让自己“两头跑”忙而不乱,徐自强将工作安排写到了日记本上,一件也不落下。“平时我还是比较注重锻炼身体,一场‘战争’下来还算吃得消!”年满58的徐自强早已忘记了年龄。

湖南的油菜花儿开了,一切都慢慢好起来。“疫情面前我们国家的各项制度措施十分得力,防治有力、有效。”一个多月的持久战,声音那头掩饰不了徐自强的疲惫和欣慰。

谈到这次疫情,徐自强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可建设安置病人的场所,如政府主导建设宾馆时,可综合考虑收治病人情况进行特殊设计,让部分区域具备病房功能,电梯能放置担架。“遇到紧急情况,宾馆可马上改建为病房。如果每一个地级市设立一两家这样的宾馆,平时做宾馆用、战时做医院用,收治效率将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