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聚焦“后疫情”时期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0-03-31 09:1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林仪 揭春雁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今年,广州将作为中国城市代表之一,参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

3月25日,“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会议在广州市政协召开,点燃了委员们关于化“危”为机的讨论热情。

广州在推动营商环境改革上持续发力,今天的广州市营商环境业已进入3.0版改革。其间,市政协持续关注,通过提案、调研、协商等方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大家要瞄准我市营商环境短板弱项,对照世界银行标准,为广州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快推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建言献策,要把该得的分守住,可能失分的也要力争改过来,努力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会议开始,市政协副主席庾建设向与会委员提出了要求。

疫情之下如何化“危”为机?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影响的坚强支撑。广州市先后出台了“暖企15条”“稳经济48条”等系列政策为企业纾难解困,还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平台,加大“不见面”审批推广力度,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等等。

“受疫情影响,三四月份倒闭企业的数量可能增加,未倒闭企业也存在部分裁员或降薪行为。新情况新问题下,以更大力度改善我市营商环境显得尤为迫切。”市政协常委、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曹志伟呼吁,推出更加惠企的金融保险政策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负担重的问题,帮助企业树立再投资信心。

市政协委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东分所所长刘杰生则指出,通过减税改善营商环境,是国际税收竞争的重要体现。“疫情期间本来收入受创,收入免税没有实质意义。”他建议改为直接通过税收返还或补贴方式惠企,使纳税人确实享受到国家的帮扶政策,也使政策能落地见效。

疫情既是“危”也有“机”。疫情带来了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大渗透、互联网新经济超常规发展。市政协委员、多益网络总经理唐忆鲁建议,应结合广州的地缘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基因,围绕新经济特点和企业投资发展全生命周期需求,优化服务和开展精准施策,培育创新型的产业生态,创造有利于新经济成长的空间。

“这一次疫情让人们史无前例地如此近地感受到人工智能。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经济与社会将更加依赖科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将快速崛起。”市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针对“重硬轻软”这一广州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软环境”建设,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时代背景下,向入驻广州的人工智能企业公平地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政务、医疗、教育、司法、客服等领域。

“不能仅仅停留在复工复产上,要趁此机会补齐我们的短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主动占领市场。”市政协主席刘悦伦指出,既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也要立足广州自身实际,分阶段、分重点、精准化地持续改善符合国际大都市功能要求的营商环境。还要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持续推动各项相关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地出效。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也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在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完整体系构建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需要筑牢的重要基础。

针对政务服务领域的短板,市政协常委、市民建兼职副主委陈伶俐建议,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建设,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我等会儿要去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调研,请你跟我一起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听完陈伶俐的建议,立即向她发出了邀请。

市政协委员、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龚元提出,“多个区都倾向在‘速度’上发力,但差异化不足,显著性不强,更多地体现在同一条赛道上竞赛。”龚元建议各区应围绕自身区域功能及产业定位为抓手,着力发掘和培育属于各区营商环境改革优化的“名片”。如海珠区的CSO首席服务官制度,天河区的“天河通”企业办事优先卡等。

“现在开办企业是‘一站式’服务,但是,不是只有‘注册轻松’才是好的营商环境,‘轻松注销’也是衡量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标尺。”市政协委员、广东祈福集团法律主管刘兴建议,对企业注销流程进行优化再造。

刘兴还提到,政府要将依法投诉举报提升到改善营商环境的高度,下大力气整治恶意投诉举报现象,让企业或投资者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12位委员发表见解,陈志英不时与委员沟通回应,既了解问题,也向委员宣传相关政策。

“我们做这项工作并不是为了应付世界银行的评估,我们的目标是为了真正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政协委员的参与非常重要,大家讲的都非常务实。”陈志英表示,将认真吸纳本次协商会中发言代表所提出的建议,推出更加有含金量的优惠措施来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