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系统发挥平台优势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发布时间: 2020-03-26 09:2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吴志红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全国企业近日陆续进入有序复工复产,生产“暂停键”虽然解封,但生产要素不足甚至缺乏、物资调度不畅等问题随之而来。工商联系统联系着近1亿规模的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在全国各省市县3级拥有完备的组织网络体系和4万多家所属商会,依托这张组织网络的“大网”,各级工商联(商会)系统选准切入点,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精准帮扶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安全、有序恢复生产。

调查研究 摸清情况

疫情发生以来,整个工商联系统对市场主体的紧急调查几乎是常态。他们或利用互联网技术,或深入疫情等级较低的城市开展调研。

疫情前期,全国工商联就开展了疫情中的民营企业融资调查,针对民营企业资金压力大问题,全国工商联迅速与蚂蚁金服集团网商银行沟通,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等25家银行合作,面向全国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出纯信用、无需担保或抵押的“无接触贷款”。复工复产以来,这一平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各地方工商联结合当地调查实际,纷纷利用这一平台,帮助地方企业融资牵线搭桥。

许多省、市工商联开展调研,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官方数据,截至3月23日,全省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复工率99.67%,职工复岗率达87.2%。”24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放告诉记者。如此高的复工率是当地政策红利的成果,而在此其中,其实还包含着工商联的付出。

据介绍,四川省工商联除了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专题调研之外,还组成6个调研组赴成都、南充、乐山等市开展“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专题调研。四川省工商联提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稳预期、稳金融、稳生产、稳就业等一系列意见建议,2月5日,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等5位省领导批示,并被吸纳进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多项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

“找员工”“找岗位”

稳就业,稳预期。企业要找员工返岗,劳动力要找工作岗位,然而,人员流动是个难题。

3月23日上午11时左右,20多辆大巴车鱼贯进入广州市区。车上,是500多名广州企业重点岗位急需人才,他们来自湖北省12个疫情低风险区域。这个贴着“返岗直通车”横幅的车队是广州市工商联以及数个广州所辖区工商联、广州市人社局、爱心企业等联合组织实施的“返岗直通车”行动,首批发车湖北,帮助当地会员企业接回或招聘重点岗位的急需人才。

不仅仅是广州市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娘家人”,工商联系统在“找员工”“找岗位”上发挥优势。

据全国工商联方面介绍,疫情前期全国工商联建立的“八方支援群”目前已由沟通疫区防护用品的支援转向为复工企业提供防护用品做对接;2月26日,全国工商联复工复产人才对接平台上线,仅两天时间就有382家单位(机构)提出用工需求,提供29665个岗位;35家单位(机构)提供了人才信息;33家人力资源单位(机构)提供了对接服务。

“协调器”转起来

“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指导和帮助企业等会员单位科学精准防疫、有序复工复产。”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这样强调。全国4万家工商联所属商会行动了起来,勇当企业复工复产“协调器”。

共享员工?!何止员工,只要是产业链上的都可以共享。行业商会出面沟通产业链共享。

在连续25年保持福建省县域经济首位的晋江市,晋江安海镇玩具同业公会带领会员企业推动平台创新,化危为机,打造产业链共享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共享设备、共享员工、共享国际市场渠道等模式,提高安海玩具产业链抱团合作的产业集群优势,有效帮助解决打通“供应链协同配套难”操作链问题。

经济合同履约难、劳动关系纠纷在所难免?工商联(商会)担当第三方的角色,开展法律咨询公益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就在前不久,3月20日,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全国律协发文联合推进“法治体检”活动,提出要把陷入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作为服务重点,加强与司法机关、仲裁和公证等机构的对接,采取远程办公、在线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网上服务,增强服务实效。

实际上,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工商联(商会)早就利用资源优势,启动了法律咨询公益服务。

北京市工商联发出组建市工商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的号召,仅2天就有30余家律所的近百名律师报名加入志愿团。北京东城区工商联所属法律商会会长、北京中勉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晓刚第一时间与北京东城区法院协商沟通,与区法院共同开展了线上普法活动,设立法律咨询热线,商会还以“互联网+”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法律培训。截至目前,已接到企业来电咨询130余次,线上培训企业200多家。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在这个非常的春天,他们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