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爹爹”出院了,是高兴的事,也让他们感到不舍;这些日子收到很多封信,他们读着读着眼泪就要掉下来。提到“医患关系”一度让人神经紧绷,但疫情期间,医生和患者这对“cp”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画风”。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为你讲述青岛援鄂医疗队队员的故事。
以下为青岛援鄂医疗队队员随笔:
图为石瑜和同事的工作照
石瑜:这位"爹爹"康复出院啦~
武汉的方言里,都是将爷爷叫做“爹爹”。在我来到同济医院接触的第一位患者,就是一位可爱的“爹爹”。
记得第一次见面,老人家坐立不安,总是来护士站找我们,一会问这个一会说那个。虽然他说的话带着方言我不能全懂,但我理解老人的焦虑和恐慌。每次都扶着他边安慰边送他回病房。慢慢的,越来越多的病人被治愈出院,“爹爹”的身体也转好。那天早晨,去给他送早饭时,笑着跟我说“一个包子不够”,用手比划着再来一个的样子超级可爱,果然身体康复了食欲也跟着好了,看着老人家开心我打心底感到幸福。
图为出院合影
3月12日,医生查完房,老人家就迈着小碎步着急的跑到护士站,不停地说着谢谢,原来,“爹爹”痊愈可以出院了。
老人家和我们拍了一张合影,做留念。
其实,在我心里,不需要拍照,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将被我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永生不忘。
图为出院合影
张文佩:“从没如此盼望新的病人赶紧前来”
连日来,我们收到很多封“信”,都是洋洋洒洒用手一笔一笔写成的。读着信上的一行行字,总要不时地停下来缓一缓再看。
不然,眼泪掉下来,就没法工作了。
在我们的病区,很多人被治愈出院了,也有新的病人住进来。从业多年,从没如此盼望新的病人赶紧前来,因为只有不断的被治愈,武汉才会快点好起来。
图为医护人员收到的感谢信
每天穿着厚厚的防疫服的我们都像白胖的小陀螺一样,在病房里来回穿梭,但,绝对是快乐的小陀螺,哪怕汗水浸湿了前胸后背,哪怕雾气水汽挡在护目镜前,我们斗志昂扬,我们无怨无悔。
在送一位爷爷出院时,内心生出一丝不舍,毕竟我们一起共同战斗了这许多时日。每次帮爷爷坐起时,爷爷都用纯正的武汉话跟我一起喊1、2、3,我每次都默契的配合喊着“加油”。
加油,武汉,我们,加油!
图为陈征远与同事在工作
陈征远:口罩挡不住微笑,隔离隔不断希望
3月12日是我们来武汉的第32天,而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收获很多感动和温暖。
感动于出发时领导、同事、家人和朋友的叮嘱和祝愿;感动于陪我们昼夜颠倒的酒店人员、公交车师傅的无偿服务;感动于隔离病房的患者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青岛品牌”,声音嘶哑着半天说出来的一声“谢谢”;最感动的是我们细心、周到的后方保障,让我们在千里之外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图为山东“特产”
此时,我们在隔离病房守护患者,而无数人也为我们挂肚牵肠,感恩!感谢!当下的武汉,熟悉而又陌生,脆弱而又坚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们医疗团队虽然住在一层楼,却是一人一间单独隔离。然而我们内心并不孤单,因为我们并肩作战,因为我们心心相连。
三月阳春已到,微风不燥。口罩挡不住微笑,隔离隔不断希望。
相信我们!武汉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