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力呵护同一片蓝天 ——陕西省政协第五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现场记

发布时间: 2019-12-18 16:39:27 | 来源: 各界导报 | 作者: 李荣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12月13日,由陕西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办的省政协第五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如期举行,聚焦陕西省治污降霾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研讨。

会上,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中石油煤层气有限公司等省级部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与委员深入分析我省治污降霾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并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陕西省政协人资环委从2015年起,连续五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相关部门进行互动交流,建言资政。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召开一次的态势分析会创造了一种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政协工作领域。

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对这一履职形式给予充分肯定,“这种创新的协商形式已经成为省政协专题协商、议政协商的一个有效平台,为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效果很好,得到了全国政协的充分肯定”。   

会议当天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两位专家,分别就“汾渭平原治污降霾重点、难点及政策支持”“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作了专题报告。

据柴发合介绍,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处于关键时期。目前,PM2.5仍然是“心肺之患”,空气质量改善任重道远,采暖期重点防控重污染过程调控是关键。此外,随着臭氧污染程度不断攀升,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8.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   

“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PM2.5浓度下降明显,但臭氧的污染程度却在加深。”为此柴发合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职责,对治污任务拉条挂账,倒排工期,逐一销号;要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整顿“散乱污”企业等;要建立清单,摸清底数,对污染源控制和排放状况进行分级分类;要确定污染来源,一企一策、综合治理、智慧监控,强化监管、精准施策。

一直以来,散煤污染治理工作都是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快陕西省关中地区散煤治理?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苏园林表示,陕西省将开展散煤治理工作第二轮督导,重点督导年度散煤治理任务完成情况、清洁取暖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群众温暖过冬情况等;加大对生产销售劣质散煤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把省外煤炭流入关、民用煤生产质量关,加强散煤流通领域监管;开展农村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试点,建立高效环保清洁取暖产品目录,推广清洁能源炉具装置;推进农村住房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农村生产性燃煤污染治理。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办主任姚晓军在谈到陕西省蓝天保卫战面临的困难时说,陕西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长期偏重,粗钢、水泥、玻璃等高耗能产品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9.0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高达81%,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高于全国11%,导致关中地区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左右,污染物排放远超环境承载力。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周军义认为,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推动陕西能源“消费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开展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改变家庭用能方式,城乡同步治理散煤,减少燃油排放,全面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自2008年“气化陕西”工程实施以来,陕西省107个县区已全部实现了通气点火。目前,全省共有城镇燃气企业120家,形成了国有、民营及外资共同参与城镇燃气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市场化行业发展格局。

但随着“气化”的普及,“气荒”问题又开始逐渐增多。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美能清洁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晏立群建议,要争取上游气源计划指标向我省倾斜,及时启动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确保城燃企业正常运营;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出台竞争中性的文件政策,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   

三个小时的会议,议题集中、观点鲜明,既肯定了陕西省治污降霾和生态保护的成效,又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指出,人资环委要认真梳理,归纳总结,根据发展态势分析会讨论情况,形成专题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抓紧制订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项目推进计划,加大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清洁能源利用项目产业化进程,助推关中地区城乡居民煤改气进程,为陕西省治污降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