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脱贫攻坚的政协力量 ——辽宁省政协定点帮扶彰武县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19-12-02 10:25 | 来源: 友报 | 作者: 陶媛慧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富硒花生、芝豇、烤烟等特色种植产业遍地开花;肉牛、肉羊等养殖业日益兴旺;一户一栋‘扶贫棚’让彰武县农民不再看天吃饭……”说起省政协通过定点扶贫帮助彰武县栽下的一棵棵“摇钱树”,彰武的老百姓无不伸出大拇指点赞。

按照省政协主席夏德仁提出的“要勇于直面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贫困县彻底摘帽”的具体要求,省政协在多元联动的扶贫大格局中,对彰武县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等关键性资源都给予大力支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脱贫攻坚要“输血”更要“造血”

脱贫攻坚,产业项目是“铁抓手”。如何在彰武县发展产业扶贫,是省政协领导时刻牵挂于心的问题。

今年2月,2019年度省定点帮扶彰武县工作会议在彰武县召开。会议召开前,夏德仁专程到兴隆堡镇东双庙村,对设施樱桃脱贫项目进行视察。

7月,夏德仁率队到彰武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7个乡镇,实地调研庭院经济、樱桃大棚、黑木耳种植基地、肉牛养殖合作社、西蓝花种植项目、沈阳圣瑞斯服装厂扶贫车间等8个扶贫项目发展情况;深入到4户贫困户家中走访,认真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扶贫产业项目情况;到彰武经济开发区4家工业企业调研,了解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情况;实地考察德力格尔湖湿地、辽宁内蒙古边界林以及隆源沙业,了解草原生态恢复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8月,夏德仁再次来到了彰武县,就草原生态恢复工程进行调研。这次调研与以往不同,他召集部分住辽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一同为彰武县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鼓呼建言。彰武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省政协的帮助支持十分感谢。县委书记刘江义说:“我们要把省政协的建议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全力打造辽西北首个集现代农业、生态牧场、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生态彰武’草原综合体,形成辽宁草原模式。”

据了解,省政协每年都多次到彰武县开展调研、召开工作会议,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找路子、想法子、出点子,积极协调各帮扶单位向彰武倾斜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和帮扶政策。仅在2013年至2018年的5年时间里,就为彰武县协调各类帮扶资金7.16亿元,协调贷款2.1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5项,走访贫困户2700余户,资助贫困学生1100余人。

脱贫不忘“强基健体”

要想富先修路。省政协在调研中深入到各个村屯,村民们总会提起:“要是有路,我们家的猪每斤都能多卖上1毛钱。”“要是路上没积水,我那孩子也不会摔伤。”“只要把路修好了,我们自己都能想法脱贫!”……

想其所想,帮其所需。省政协多方奔走鼓呼,解决了村民们心中的“老大难”——

“在省政协的大力帮助下,彰武县县城北段的交通‘梗阻’终于被打通了。”

“丰田乡的道路破损严重,省政协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让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

“在省政协的协调沟通下,省交通厅调拨资金对韩杜线公路破损严重的27.5公里路段开展大修。该公路升级为县级公路,不再由县乡财政负责维修,彻底解除了县乡无力修缮的后顾之忧。”……

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队长张立军说:“老百姓心里有本账。大家都说,是省政协帮助他们走在了脱贫奔小康的大道上。”

在修路的基础上,省政协还通过联系省慈善总会、组织委员捐款、组织书画家开展义卖等活动,为丰田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捐赠学习用品,为乡幼儿园添置教学设备,为乡卫生院提供基础改造,使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提升。

驻村干部“驻”进村民心坎里

“多年来,省政协驻村工作队展开‘脱贫接力’,一茬接一茬的机关干部被派到村里任职,与我们当地干部同心协力,决战脱贫攻坚。”彰武县丰田乡乡长冯书明不无感慨地说。

登录淘宝和拼多多等网络平台,人们会看到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队员开设的农产品店铺,帮助村民卖笨鸡、鸡蛋、黑木耳等农产品。当地农民高兴地说:“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们不光能脱贫,还能致富!”针对丰田村没有企业的现状,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积极协调,成功引入沈阳圣瑞斯服饰有限公司入驻本村,实现村纳税企业零的突破。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洪义将自家的轿车喷上宣传口号和举报电话,走村窜巷向当地村民宣传相关工作政策。

……

路修好了,项目引进来了,农民增收了……一件件扶贫成果浸润着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辛勤汗水。

母亲住院不能及时赶回家照顾;妻子在外地工作,孩子没人照料,只能送回农村老家;坚持7年驻扎在乡村,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正如曾负责扶贫工作的省政协市县政协联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安龙所说:“省政协扶贫干部把爱心与温暖送到贫困群众家里。虽然苦点累点,但看到群众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干劲儿就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