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育儿知识捉襟见肘,托育机构供不应求、水平却良莠不齐,民营托育机构收费较高难以负担,专业人才素质更是“扼住”了行业发展的脖子……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幼有所育”这一民生问题愈加突显、愈显重要,而这些难题如何破?
11月24日播出的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第十期就走进了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市政协委员、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代表、家长代表等针对如何“探索建立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协商讨论、集思广益。
数据显示,我国80%的0~3岁婴幼儿是由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照料。年轻父母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育儿知识捉襟见肘,而家里的老人“隔代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市政协委员简瑞燕建议,要加强科学育儿的普及、宣传以及培训,开展大量的专家讲座、育儿沙龙、亲子活动等,建立更好的科学育儿观和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市卫健委计划依托广州市妇幼儿童保健医疗中心和11个区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起市、区两级的科学育儿指导中心。”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端华表示,将进一步探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发科学育儿的线上课程;组织举办“家长课堂”“婴幼儿知识进社区”等活动来增强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据悉,广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建立了广州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而且正在着手出台推进广州市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在协商前的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广州市实际婴幼儿入托率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25%~55%的水平。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社会上的托育机构供不应求,行业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例如,缺少统一管理标准、经营牌照申请条件不清晰等,直接导致了托育机构良莠不齐。
“我们行业协会希望作为政府和机构之间的桥梁,来协同政府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管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广东省早期教育行业协会会长孙伟文介绍,广东省早期教育行业协会推出了《早期教育机构管理规范》和《婴幼儿托育服务规范》这两套管理标准,对协会内的托育和早教机构进行自律的要求。
关于经营牌照发放的问题,简瑞燕指出,现在明确由市民政局和市场监管局,分别对非营利和营利的托管机构法人进行注册登记,由市卫健委进行备案。但备案准入程序和标准规范仍无操作细则。
“我们将对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进行规范,引导企业依法申请登记。”广州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道。
托育机构收费高、离家远也是家长们反映较集中的问题。广州市内公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无几,民营性质的托育机构收费普遍较高,很多家庭难以负担。曹志伟委员建议政府通过对办园机构减免税收、降低场地成本、对生员按人头补贴等方式来实现降费,从而降低家庭负担。付伟委员建议政府部门在做规划时,要为托育机构留下一席之地。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要把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纳入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划中。伴随着城市微改造、城中村改造的加快,托育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将得到满足。
相对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日益增大,托育从业人员缺口大、专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和上升途径窄等问题,“扼住”了托育行业蓬勃发展的脖子。
节目现场,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的同学们坐到了前排,听得格外认真。
付伟建议,依托高职、中职,还有社会培训机构的力量,培养更多专业的、职业化的早教人才。曹志伟表示认同,并建议在广州具备相应条件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中,开设针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专业和相应的职业培训。同时,也不要忘记为托育工作者设立晋升的渠道。
市政协联络委副主任吴奇泽表示,将通过进一步的协商,促《实施方案》尽快出台,让相关政策落地开花,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政策标准体系和照护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逐步满足市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