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双周会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加油 委员的建议关乎每个人

发布时间: 2019-11-27 09: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卢佳静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围绕“协同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中国网北京11月27日讯(记者 卢佳静) 日前,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围绕“协同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探索。

那么,什么是公益诉讼检察呢?公益诉讼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对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向有关主体发出检察建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制度。

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同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工作发展不平衡、法律依据和制度配套不完善、业务能力不适应、协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积极探索拓展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甄贞认为,应当积极稳妥拓展案件范围,切实回应民众关切。

甄贞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将严重侵害公共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纳入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二是对网络领域的违法侵权行为是否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鼓励基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结合实际,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继续延伸“公益”内涵,逐步拓展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使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保护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保护需求。

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发挥专家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物理室主任温香彩在调研中发现,鉴定费用高、可选择机构有限、覆盖领域不广泛等问题已成为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主要瓶颈。

温香彩建议,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中专家辅助人制度,聘请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业内有名望的相关行业专家,为诉讼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对一些无法鉴定、鉴定成本过高、鉴定周期过长以及赔偿诉求较小、鉴定明显不经济的案件,可通过专家辅助人制度认定相关事实。人民法院可引导当事人双方各自聘请专家出庭,当庭进行辩论,对于一些专业科学性较强的,可在开庭前组织进行专家辩论。

此外,还可建立公益诉讼专家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与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共享共用的专家名册或专家库,增进检法两院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对专门性问题的共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完善制度设计 提升监督效能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认为,2015年7月1日以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试点到全面实施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必要对制度实施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研究。

以生态环境领域为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责交叉、重复监督,“一个人在干,九个人在督”;二是民事诉讼案件少;三是检察建议落实不够到位;四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公益诉讼制度衔接不够。

为此,潘碧灵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职能分工。对行政、工作、纪律和司法等监督的职能定位、监督重点、监督权威等要进行科学设计,构建监督体系。二是细化分类监督。对于民事公益诉讼,宜行政监督在前,司法监督在后,对于行政机关希望或提请司法监督的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应直接提请民事公益诉讼,减少监督层次;对于行政公益诉讼,应首先突出审计和人大的工作监督,只对工作监督中一些严重不作为或社会反映强烈的行为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并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纪律监督。对行政公益诉前程序可分为检察建议和检察监督意见两个环节,检察建议主要对行政部门进行提醒,检察监督意见则要求行政部门整改并答复。

三是加强制度衔接。要加强行政、工作、纪律和司法监督的有机衔接,建立信息共享、工作协调和案件互交等机制,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公益诉讼,坚持顺位原则,先由省、市政府或政府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通过磋商解决,磋商不成再提起诉讼。推进建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特别是检察机关在获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信息时,优先通报相关行政部门,并督促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形成良性互动。

加大宣传力度 助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北京新闻编辑部主任李学梅在调研中发现,公益诉讼在人民群众眼中的知晓度有限,知道的人又不知道怎么参与。对此,李学梅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宣传部门加强对检察公益诉讼宣传工作的重视。建立中宣部牵头、最高检主推、相关新闻单位协同的宣传工作机制,加大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宣传策划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采用网络直播、短视频、VLOG等网上流行的方式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项制度。加大对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可以通过12309网站、电话、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四种渠道举报线索、提供证据,共同参与检查公益诉讼制度。

二是建议宣传部门和检察机关加强舆情监控和应对。建议宣传机关、检察机关联合加强对宣传内容的把控,主动宣传积极、正面案例,并对舆情进行前瞻性研判,建立舆情监督反馈机制,在重大案件和事项中把握舆论宣传话语权,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会上,12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协同机制、队伍建设、公众参与等建言咨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表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32个界别119名委员提出的354条意见建议都非常宝贵,会后将与参会委员的意见建议一同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更好更实开展。

推荐阅读: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召开 张华荣当选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