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如何以一种统一的逻辑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打通,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文化课题。”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举办的第100场“共识大讲堂”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向现场聆听讲座的200多名来自各民主党派、港澳台、五大宗教团体的学员们提出了以上的问题。
这些问题,正是近几年学院启动教学改革以来着力解决的问题。讲座开始前,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亲自向王春法馆长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希望他在今后以“文化”为载体,助力学院办好“共识大讲堂”这个教学品牌。
据了解,在他之前走上中央社院“共识大讲堂”的,已有包括省部级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国内著名学者教授、海外汉学家等100余名知名人士,平均每周就有1位副部级领导干部和2位大师大家在院内讲座。讲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治、宗教和艺术等各个领域,学员听众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族宗教、非公经济、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统战干部等统战各领域代表人士。应该说,这些学员汇聚一堂、共话共识,本身就是党的统战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之一。
共识之基,始于认同——“共识大讲堂”的初心所在
说起“共识大讲堂”,就不得不提中央社院近年来着力推进的教学改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学院要坚持“社院姓社”,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年,中央社院这个“曾经的小山村”刮起了“改革东风”,新一届领导班子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以“五史合一”为引领、“五大建设”为支撑、“大统战”为特色的模块化教学改革,面向重点群体推出中华文化“十个讲清楚”教育培训项目。
“共识大讲堂”就是学院在推进此轮改革过程中创立的教学品牌。对于党外人士而言,要增强“四个意识”,必先树立“四个自信”;要坚定“四个自信”,必先厚植文化自信。学院创办“共识大讲堂”,其鲜明导向就是“用学术讲政治、以文化育共识”,就是用“文化认同促进政治共识”,就是从政党、经济、民族、社会、发展模式等方面,讲清楚中西方在文化根性上的差异,讲清楚近代以来我们为什么全面落后于西方,讲清楚为什么学习了西方先进经验之后又要在思想文化上“去西方化”的进程,讲清楚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我们的历史自信从哪里来。
“汉藏佛教交流,既是宗教间的包容,也是民族间的交融”“建言献策要力求出‘金点子’,起码出‘铁点子’,不能出‘泥点子’”……这是“共识大讲堂”的“金句”,也是中央社院实现统一战线各领域教育培训全覆盖的缩影。 以“共识大讲堂”等教学品牌为依托,学院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梦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为主线,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共识,以政治共识促进行动自觉的统战教培新路径。2018年,中共中央颁布《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对中央社院三年来开展共识教育新举措新经验的肯定和固化,也是对“共识大讲堂”各类品牌的支持和延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共识大讲堂”直面“民主”话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应该由中国人自己走出来,也只能‘长’在自己的传统之上。”这是第74期“共识大讲堂”主讲嘉宾、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乘旦在讲座中专门强调的一点。对于西方的民主,钱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历史上君主制所占的时间最长,而民主制加起来也就不到300年的历史,所谓的‘2000多年的民主传统’是不存在的……西方民主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但不能生搬硬套。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建立民主的过程中摔得很惨,就是因为直接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形式与做法”。
“将基于西方国家情况形成的政治学理论套用、指导发展中国家实践非常危险,民主的方式除了选举外还有协商,具体应该根据实际国情加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在讲授《关于中国政治研究的一些体会》时也提出了类似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归依,“共识大讲堂”的名家字字珠玑,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写下最好的注脚。
做中华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共识大讲堂”也谈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这是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共识大讲堂”上的讲座主题。他为120余位参加学院“2019年暑假中华文化研习营”的台湾青年,分享了近些年故宫改革创新、不断让中华文化焕发魅力、吸引年轻人的经验。从建筑到文化,他的讲座收获了台湾青年的阵阵掌声,找到了两岸青年的心灵契合。这种契合是全体炎黄子孙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
无独有偶。“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也在“共识大讲堂”上为100余位海外文化团体负责人,讲述了她心目中唐诗的人文精神。唐诗蕴含着四时之美、人伦之美、价值之美的精神,跨越千年仍能激发华夏儿女的共鸣。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和养生实践经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为学员们阐述了中医药的文明之道。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中华民族是有文化滋养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在专家讲授中更显意蕴悠长。
学贯中西,娓娓道来——“洋学者”讲中华文化
“共识大讲堂”两个有趣的场景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就是来自西方的“洋学者”给信仰“洋教”的中国信徒讲中华文化。“天主教和儒学在现实中如何实现交流对话?”一位天主教学员,曾在加拿大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的课堂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学员的问题,贝淡宁认为,“和而不同”的理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天主教与儒学对话的重要前提是二者都要用宽容、多元的理念,去思考能为当代社会治理做出怎样的贡献。
还有一个是来自新疆基层的阿訇和来港澳台的青年学生,就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向研究中国学的西方专家请教。比如,目前中央社院连续举办五期新疆中青年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这些基层阿訇在听完国际知名汉学家安乐哲教授关于儒家思想的授课后,认为“连外国人都对中华文化这么感兴趣”,而且“研究得很深入”,感到“很惊讶,也很受激励”。
这样的“惊喜”,在其他地方恐怕难得一见,但在中央社院讲堂上却常常上演,这也正是学院近年来着力深化“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共识”改革的深意所在。
中国与世界何为?——“共识大讲堂”中的“今日之中国”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终生教授,欧洲汉学家杰出代表顾彬在《德国与中国:历史中的相遇》的课堂中谈到,故步自封只能导致衰退落后,只有保持开放包容的姿态,各文化之间交流互鉴,才能为自己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永葆生命力。特别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的全球背景下,应该抓住机遇,做好文化的沟通、交流与融合。
德国明斯特大学社会学系常务主任,德国知名汉学家马克·海泽重点强调了摒弃文化偏见的重要性,认为“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能通过预先的偏见进行评判。我们需要观察文化,并通过科学研究来对文化历史有更深入地了解。如果只是观察表面的现象,并不能够了解其背后的价值观。”
外国知名汉学家和学者到学院“共识大讲堂”授课,已经成为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且,不仅仅是讲课。据了解,中央社院在11月1 日举办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论坛上,来自西方的10余位知名汉学家还将就相关问题与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做深入探讨。安乐哲、顾彬、贝淡宁、钱乘旦、李君如……曾在“共识大讲堂”上发表主题演讲的“大咖”们也在受邀之列。
今日之中国,开放不停步。以开放之文化育共识,中华文化学院在努力。研究、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出发点,就是要从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中,找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找到彰显中国道路当代价值的文化基因,找到中西文明互鉴互融的道路平台。这是“共识大讲堂”的要旨所在,也是中华文化学院的使命所在。(中央社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