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举行。研讨会由中央社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主办,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承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教授孔新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永乐、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助理谢茂松、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戴熙宁、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教授汪沛、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孔众等学者参会研讨。
贝淡宁表示,面对新的世界秩序,中国共产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服务,也对全世界的人民有责任。
潘维认为,儒家以小康社会为基础,以实现大同社会为理想,意识形态统一于儒家经典;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意识形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是相通的,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谢茂松认为,中国政党制度的某些特点,与儒家传统的士大夫集团执政有相通之处。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章永乐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必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反思。但中华文明从来没有发生彻底的断裂。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但与中华文明也是水乳交融的。
孔新峰认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弘扬,是政治成熟的体现。
汪沛认为,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洗礼后,中国在面对现代性的复杂局面时,应该着重思考哪些传统文化是值得塑造和弘扬的。
戴熙宁认为,中美贸易摩擦背后主要是中国对西方引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冲击,但也确实有文明的差异。西方的社会秩序是以持续的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中国传统则主要是以一种文化形态来维系社会秩序。
孔众认为,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有存在的价值。中国共产党一直具有先进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作者:陈雪逸,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驻站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