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城市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景,离我们有多远?
大连每天约有100万人通过公路出行、15万人在地下商场活动、11万人在工地上作业、2.5万吨危险货物来回运输……“仅目力所及,足见城市安全管理在多个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大连市政协9月11日召开的双月协商座谈会,主题锁定于“加快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随后形成的会议情况报告10月9日获市委书记谭作钧批示,责成相关部门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
去年7月,大连市出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率先完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今年,经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市政协将其列为重要协商议题,前期历时半年多调查研究,形成综合性调研报告和近20篇专题发言材料。
“我市主城区面积较小,安全风险点多、量大且集中。”在市政协常委陈海龙看来,今年初新组建的大连市应急管理局,整合了安全生产、应急、消防、森林防火、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减灾等多项职责,但组织协调和调度难度大,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原有的规章制度、法规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大应急”管理模式。
“善治”方得“久安”。陈海龙提出,创新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务模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实施主动风险管理,打造“智慧安全城市”,是当务之急。
“应扩大信息共享的覆盖范围,切实提升风险信息传递时效。”徐经意常委接过话茬,建议依托“互联网+”计划,充分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实现城市风险数字化管理。
大连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各类市场主体72.1万户,从业人员311.9万人。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64起,同比下降22%。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应芳委员呼吁加快建设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动态掌握高风险点的监测监控数据,强化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动态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科学预防、过程管控、综合治理、精准治理水平。
委员们还将目光投向常年埋在地下、且在一定空间内过度集中的663公里油气管线。
“大连老城区地下管网建设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已经到了故障高发期,一旦发生燃气泄漏、自来水爆管等事故,势必影响城市安全运行,威胁公众安全。”就此,李颖委员呼吁构建城市管网智能监测体系;葛毅委员建议推进主城区供热管网“汽改水”工程;裴鹰委员希望实现供排水管网安全运行风险一图掌握……
围绕饮水安全,韩庚辰常委直指当前水环境安全治理和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监管方式简单粗放、管理人力队伍缺乏等问题,建议创新“应急一张图”业务应用新模式,树立“源—网—站—厂—河(海)”多级联动水环境安全防控新理念,构建“监测—预警—溯源—执法—应急”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控、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水平……针对委员关切,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莉以三个“加快”现场予以回应:加快完成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加快与转隶单位网络互联和信息系统互通。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安全,还何谈发展、何谈民生、何谈小康。”市政协副主席赵敏表示,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安全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容不得半点侥幸,来不得半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