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活”起来——记青岛市政协创新开展文史工作

发布时间: 2019-10-21 09:1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陈小艳 王晨霞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纪念青岛解放70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图片展览”开展,历时三年编写的《见证青岛解放》系列丛书出版,电视文献片《见证青岛解放》播出,市政协纪念青岛解放70周年座谈会召开……今年5月以来,青岛市政协紧锣密鼓的活动拉开了纪念青岛解放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大幕。

“《见证青岛解放》这套书不只是收录了我父亲的故事,更是记录了一段光荣的历史,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让红色精神永远传承了下去。”近日,“黄安舰”起义人之一刘增厚的儿子刘永祥在市政协纪念青岛解放70周年座谈会上深情地说,市政协近年来创新开展文史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青岛故事和政协故事的具体实践。

“为了青岛解放,他和其他中共地下工作者,冒着极大的危险,都在所不惜,勿忘过去,珍惜现在。”中共青岛地下工作人员林振德的长子林显君每每回忆起父亲的经历都很感慨。

在市政协与林显君取得联系时,他已身患绝症,生命仅剩两个月的时间,留下了口述史的视频资料后不久,他便与世长辞。前一秒,大家还为已经征集到的文史资料感到欢欣鼓舞,下一秒,文史资料的提供者就离开了我们,让人心痛。

在《见证青岛解放》系列丛书收集过程中,“抢救性”征集几乎是“家常便饭”,面对这样的情况,青岛市政协采取了“点面结合”“征集+采访”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尽可能多地搜集线索、掌握资料。

青岛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姚永明介绍,从征集、编辑、审核,到印刷出版,历时三年,《见证青岛解放》丛书以“亲历、亲见、亲闻”的独有方式,生动地再现了70年前青岛解放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感人事迹。

文史资料工作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必须主动作为,务实创新。近年来,史料征集工作的重点、对象、范围等都发生了变化,对文史资料征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做传统的文史书籍还是做有趣的“现代”文史书籍,市政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中,《青岛改革开放亲历记》(五卷本)就是重要的成果。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李众民介绍,这套书改变了以往“一书一征”的工作模式,建立起面向社会、面向专家学者的常年征集机制。从征集、审改到出版仅有短短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跨越40年230多万字的宏大题材,其中大部分稿件来自以往十几年积累的优秀稿件。

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青岛市政协不仅想保留下历史,更想让历史“活”起来。拿起手机扫描书里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生动的口述史视频,听到鲜活的口述史音频。针对新形势下网络传播规律,青岛市政协探索文史资料新的传播途径,建立了“见证青岛解放”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连续推出史料,编辑推送文章36篇,视频20个,点击量达到2万余次。

青岛拥有较为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如何让政协文史资料走下“殿堂”、走出“书斋”,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是青岛市政协始终在探索的履职突破口。

深入挖掘、整理青岛市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场馆建设”等专题视察,编辑了一系列精品文史书籍……青岛市政协为促进红色文化传播、推进红色文化建设、打造城市的红色名片创造了有利条件,也进一步彰显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德育价值,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更多要做的是铭记历史、服务当下、谋划未来的工作。”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表示,未来,市政协将继续发掘红色史迹、革命遗址、先辈遗存,关注和推动相关修缮、开发、保护工作,开展好文献研究,挖掘、保护、利用好青岛红色文化资源,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业绩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添砖加瓦,为践行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身体力行,共同谱写壮美的青岛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