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文: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发布时间: 2019-09-26 08:5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叶小文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取得历史性胜利的凯歌声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了。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豪迈地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019年9月20日,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举国欢庆声中,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的隆重庄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70年后的今天,在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强大团结大联合,同心同德、共襄盛举。”从“开启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到“进入同心同德、共襄盛举的新长征”,人民政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人民共和国正在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进。人民政协也跟着共和国一起,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承担着历史的新使命。今天人民政协“再出发”从哪里出发?“从头越”从哪里起步?要做的事很多,要挑的担子很重,千头万绪归结到一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面深入推进协商民主。

现代治理和协商民主,内里相通、相辅相成。现代治理不同于传统控制、管理和统治的紧要处在于,治理的权威既来自于政府,也来自于其他相关社会主体;治理不仅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命令——服从,而且是由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彼此互动、相辅相成。协商民主离不开现代治理,现代治理也离不开协商民主。没有协商民主,就不会有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就不会有持续互动的沟通对话,就不会有广泛的共识、科学的决策,政府因此而缺乏必要的权威,那自然就谈不上有效的治理,更遑论善治。

协商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在于确立和完善各领域的基本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良性运转,以维护由核心利益关系、核心价值观共同搭建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秩序。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体系怎样完善?治理能力从何而来?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的独特优势?答案是,努力实现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汇集和依靠群众智慧,形成和尊重人民意志,致力于有效参与和有效治理的有机统一,因而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质言之,协商民主以尊重差异、多元兼容为前提,以理性平和的对话协商为方式,以化解矛盾、规避风险、增进共识、促进和谐为目的。因此,协商民主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结构合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国家制度体系,有助于开启民智、汇聚民意、凝聚民力,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治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有益于保障人民群众有序、有效的政治参与,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协调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商民主既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载体。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化体系,渗透到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及基本单位政治生活中。其中,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载体。

人民政协在新的历史方位发挥新的历史作用,就是要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的性质定位,适应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是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重要标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光荣的人民政协,作为历史见证者和实际参与者,正在共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强起来的历史盛举。光荣的政协委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复兴,我必尽责”,怎一个“责”字了得!时代赋予我们重任,历史要求我们担当。让我们一起履职尽责,好好地干起来。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作者:叶小文  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