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政策抵达到台胞心里———全国政协台联界别委员赴闽考察小记

发布时间: 2019-09-25 10:3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修菁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我来平潭创业生活3年了,对创业园给予我们的入驻一站式服务很满意。现在遇到的发展瓶颈是,公司所从事的影视产业板块,对于台籍人士属于特许经营板块,所以我们能参与经营的范围很窄,希望相关部门能开放更多的空间,至少在平潭先行先试,给予我们一定的绿色通道。毕竟文化交流是拉近两岸同胞心灵相通最直接的方式。”

“我建议你再细看下‘惠台31条’,不妨先从加入大陆文化艺术类专业社团进入,‘31条’明确提出在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方面,鼓励台湾同胞加入大陆文化艺术类专业性社团组织、行业协会,参加相关活动。”

9月8日,全国政协台联界别委员赴闽考察组来到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在平潭发展的台胞座谈。3日赴闽考察一周来,这是考察组与福建省相关涉台单位、在闽生活发展的台胞举行的第4场座谈会。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的寄望“将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目前“第一家园”建设得怎么样了?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福建又有哪些先行先试的探索?一周考察中,委员们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与各方展开互动和情况摸底。

当听到平潭崴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台籍电影人廖安洁道出上述这番感受时,考察组组长、全国台联党组成员、副会长杨毅周直指问题核心,和廖安洁互动起来。

“大陆这些年在鼓励台湾同胞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很多政策层面的支持,建议你们再研究下政策,把中央的政策用足。”听到台胞现场发出的希望大陆给予台湾同胞更多同等待遇的诉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接过话题回应道。

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介绍,作为两岸青年登陆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平潭台湾创业园入资企业400多家,吸引台胞160多名。在创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台胞可以一站式得到从企业入驻流程、工商注册流程、申请中高级层次人才认定流程、医社保代办服务流程、入驻新村公寓流程等一站式政策和生活服务窗口。

“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各地接下来着力要做的,不仅是‘以惠促融’,还需要‘以情促融’。我们出台的一些好的政策,要用台胞能共情的解释方式,让好政策抵达到台胞心里。”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台联会长张百良对于考察组5日在厦门与相关涉台单位举行的座谈会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教授有关“何以为家”的观点很认同。

“能称作‘家园’的地方,不仅需要关注‘硬装’,还要关注‘软装’。比如在相关政策落地和解释层面,要能让台胞感受到我们的情谊和温度,因为既然是‘家园’,就要有家的温度和氛围。一个好的政策和相关配套举措,应能引发政策施予者的共情,这样‘这个家园’才能成为台胞想来、敢来、愿来的‘家园’。”李鹏阐释道。

睹物思情。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林智敏则对考察路中,金门供水点和闽台博物馆两处标志两岸历史和文化有深厚联结点带给自己的触动去思考,如何用好与台湾同胞有共同历史和文化联结的文化教育窗口来“以情触融”。在林智敏看来,金门供水点、闽台博物馆这样有直观、生动的场景和史料,能立刻带给台湾同胞国族共同史联结点的交流基地,应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让更多的台胞走进去,就能让更多的台胞从内心去认同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一衣带水、同根同源的联结。

从简单的景观参观,到涉入国族共同史的内容,也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研究员凌友诗关注的内容。几场座谈会上,她反复在陈述一个观点,“两岸青年的夏令营、交流营,到了从‘走进来’到‘走进去’的阶段。即对登陆的台湾青年要涉及正确的中国历史和文化教育的内容。”

“来到离家仅100海里的平潭,我感受到的是家乡台中所没有的发展活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台湾教师选择来大陆发展,我也愿意做他们了解大陆、登陆大陆的引路员。”3年前,台籍教师陈亚妏通过专才计划,应聘到福建平潭一所幼儿园任职。这3年里,她获得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的荣誉,得到了职业空间的更多获得感:“在台湾,我们看不到全世界,但在大陆,全世界都看得到我。”

一周的赴闽实地考察,也让全国政协台联界委员们形成共识: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需要各地涉台部门的服务更精准、更具温度,而伴随中国的崛起,将会有更多的台湾同胞主动登陆,参与享受祖国发展的机遇,大陆将成为更多台湾同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