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五市民盟市委会共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9-23 08:57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照宁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在闽西南协同发展这个大背景下,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我们教育提速得太快,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何出发。我有一个想法,要从教师的高速教学回到学生的高质量发展,把教育的重心降下来……”9月21日,在由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龙岩市、三明市五市民盟市委会在厦门联合召开的“2019年民盟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教育研讨会”上,民盟泉州市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雄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思索。

建设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是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推动区域紧密融合、深化山海协作、推动城乡统筹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8月,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特别提到闽西南五市“要推进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强调要加强区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交流和合作。

为了办好此次会议,闽西南五市民盟市委会围绕推进闽西南教育资源合作共享以及教育其他相关问题开展调研,共收到了近80篇课题报告、论文,涵盖了闽西南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方面内容。

“目前,区域教育协作的工作还是由教育部门在推动,各个领域的开展也不平衡,缺乏省级层面高层次的规划、指导与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作的内容扩展和成效。”民盟漳州市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蓝慧娟建议,从省级层面加强协调与指导,邀请专家名师定期到基层进行常态化指导评估;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丰富教师培训和交流合作的方式,建立闽西南教育联盟,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校际合作品牌。

“由于各高校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战略目的、办学定位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资源共享合作中难免出现问题,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民盟泉州市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连伟文认为,做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应抓好教育教学资源质量建设、完善考核机制;要加大对高校人才引进和“名师工程”的扶持力度;共享资源、平台建设要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和师生的实际需求,避免共享资源成为迎接评估的摆设。

福建省作为全国第3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各校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全面实施“3+1+2”高考模式。在新模式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是民盟厦门基教委副主任项慧萍所关注的重点。项慧萍表示,在新模式下,选课走班造成排课困难、师资结构缺编、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地是最大的痛点和难点。“我们应尝试建立弹性编制,和进一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解决教师队伍保障的问题。建立和普及生涯导师制,将生涯课程融合于学校日常教育,也是在新模式下对学生职业规划的良好助力。”

福建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刘泓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盟结合界别特色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这就叫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希望闽西南五市盟员继续围绕教育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建立机制,继续把教育论坛举办下去,为闽西南教育的协同均衡发展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