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央副主席陈群: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坚守合作初心书写历史新篇

发布时间: 2019-09-19 16:2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宁锐 李培刚 卢佳静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中国网北京9月19日讯(记者 张宁锐 李培刚 卢佳静)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70年来,民盟在与中国共产党共克时艰、公历风雨的筚路蓝缕中,结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厚友谊,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谱写出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的多党合作壮丽诗篇。站在重要历史时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陈群接受中国网采访表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日臻完善,民盟将继续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积极建言献策,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加自觉担负新时代赋予民盟的政治责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陈群接受中国网采访。中国网记者 李培刚 摄

中国网:从民盟参政党的角度,如何看待人民政协70年来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与重大贡献?

陈群:民盟自1941年成立以来,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而不懈奋斗,在多党合作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坚定的足迹,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民盟与其他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通电拥护中共中央号召,时任民盟中央主席张澜在上海复电沈钧儒等人,指出“这是目前国家自救的惟一途径”。这标志着民盟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与包括民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民盟组成18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当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民盟庄严承担协商建国的光荣历史使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70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建立了卓越功勋。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政协是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制度安排,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优势。

中国网:70年来民盟有哪些重点提案和调研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或某一领域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举出一至两例,也希望您能讲述幕后故事。

陈群: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第一要务和立足之本。在提出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建议方面,民盟前辈们早已树立了榜样。在这方面有很多例子,我可以讲其中一个。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建议。费孝通表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枢纽地带,建立经济协作开发区对于促进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发展,实现经济力量一体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该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此后,已经80多岁高龄的费孝通多次带队深入长三角地区考察调研,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进行书面建言,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政策规划中,融入了民盟人的智慧和汗水。

2018年4月,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和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分别带队,围绕“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题,到长三角“三省一市”开展实地调研。作为调研组成员,我跟随调研组去了一些地方。我们在松江G60科创走廊,感受到念好“融”字诀,推动协同创新、实现优势互补的意义。在沪、苏、浙、皖代表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上,与会者纷纷建议要打通“断头路”,破除行政壁垒。着眼“整盘棋”,做好顶层设计则是大家普遍的呼声。调研之后,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提交了调研报告,提出“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的平衡,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凝聚协同发展合力,努力取得各方共赢的效果”。

此后,民盟中央又组织专家队伍对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专项延伸调研,听取了国家相关部门政策制定等情况介绍,在调研报告基础上形成“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信,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去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未来,民盟还将长期关注、跟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继续围绕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建议,为持续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献计出力。

中国网: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感受到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您如何理解新型政党制度?在参与国家治理过程中,民盟在哪些方面起到突出作用?

陈群:去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参加联组会时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我当时也在现场,听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很受鼓舞。

民盟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合作初心,在重大问题上始终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中,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与中国共产党共克时艰、共历风雨、共襄伟业。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民盟和中共的关系。上海周公馆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1946年至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后来国共谈判破裂,内战爆发,在上海周公馆活动办公的共产党员撤离上海,就把周公馆那片宅子交给民盟来代管。今年各民主党派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民盟上海市委就把学习地点定在周公馆,以重温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适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它能充分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有利于保持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我们国家这些年取得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已日臻完善,参政党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包括民盟在内的参政党通过提交提案、议案、社情民意,以高层政治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形式参政议政。通过参与国家政策方针制定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进行国家事务管理。通过民主监督等形式参与国家治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网:近年来,国家提出一个又一个重大发展战略,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主要参与了哪些国家重大战略制定和实施?在参与这些重大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中,如何突出民盟特色优势?

陈群:民盟老一辈领导人所提出的“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要求,一直都是民盟参政议政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盟遵循“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理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在民盟的参政议政进程中,我们始终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发展的重点、难点工作。二是和民生相关的工作。

近年来,民盟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履行参政党职能,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形成意见建议。其中,推进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巩固扩大四川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博物馆发展水平等一批政策建议得到重要批示,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门为这些建议召开会议,出台相关支持政策,这充分体现了民盟在多党合作事业中的价值和作用。

教育既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民盟长期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多次围绕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在政协大会上提交提案。以调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例,民盟中央领导曾对此率队调研,听取东、中、西部3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的意见,征询了数十位盟外专家的建议,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很多观点和研究成果被吸纳进“十三五”规划当中。

中国网:人民政协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在喜迎新中国70华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您有怎样的感想与期待?

陈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必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凝聚最广泛的共识、智慧和力量,彰显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盟将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不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坚持新型政党制度,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志,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坚定不移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