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江苏省淮安市实践

发布时间: 2019-09-18 14:5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广告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核心提示:

江苏省淮安市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要求,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强化“一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坚持“通痛点、疏堵点、解难点”,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平台怎么搭建、渠道如何畅通、协商质效如何提升、政协形象如何提升、常态机制如何形成等一系列问题。

8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淮安市淮安区河下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委员工作站联络员颜军端坐办公室,在新的智慧终端“微协商平台”专栏填写紫藤树村后街背巷整治工作协商动态。

在淮安,填写社情民意日志、反映和关注协商动态已经成为政协委员和联络员的履职常态。社情民意登记本、协商动态和协商专报如同一个个账本,记录着淮安市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群众延伸的点点滴滴。

回忆创建“委员之家”之初,到今天基层微协商平台遍地开花,市政协主要领导王维凯深有感触地说,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4年多时间里,我们始终坚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和“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工作重心不断下沉,着力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使得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共识,通过务实有效的协商,让群众感受到协商民主的阳光与花香。

建委员之家

给委员广泛联系群众一个平台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苏北有名的大型三甲综合型医院,每天就诊、探视及工作人员车流量达2000余辆,院内车位供需矛盾突出,主道停车,交通堵塞,纠纷频发,停车问题成为困扰群众和医院的难题。“到一院看病难,停车更难,违停被罚款,闹心啊!”群众的抱怨触动了顾晖委员的神经。

他依托所在的淮安市政协“委员之家”第17组,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反映社情民意,在中共淮安市委姚晓东书记批示后,在“委员之家”举行协商办理座谈会,借助“委员之家”的平台优势,将社情民意办理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经多方协商,市政府最终牵头成立工作组,相关部门会办,大型停车场很快建成,积累多年的第一人民医院停车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委员之家”协商平台的淮安实践始于2014年市七届三次政协会议之后。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全会决定。淮安市政协敏锐地意识到,必须紧紧抓住“协商”二字履职作为,推动政协委员广泛联系群众,广泛开展协商活动。

专门协商机构“专”在哪里?“年委员”“季常委”如何避免?成为亟须破解的两个问题。

淮安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多方咨询专家,外出考察,听取委员意见,最终他们从履职主体和专门机构之间找到联系的纽带桥梁和契入点———搭建平台。这一想法得到中共淮安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协商平台的建设。

2014年开始,他们按照“分界别、全覆盖”的要求,本着委员界别相对集中、数量相对平衡、便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创造性地对全市420多名、28个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划分编组,结合委员履职情况、专业特长、工作特点,适当打破界别,科学合理划分,成立35个“委员之家”小组,让委员有个“履职之家”。

“委员之家”挂牌活动全面推进,3个月时间,35个小组全部挂牌。在创建过程中,市政协提出“四有”(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和“四个一”(一间委员活动室、一组委员资料柜、一张委员履职情况展示板、一套委员履职档案),确保“委员之家”既有家的“温暖”,更有履职成效。

活动很快在面上展开。加强乡村振兴,推进苏北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是江苏省委重要决策部署,然而对于基础薄弱、经济相对滞后的淮安而言,乡镇在拆建推进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委员之家”第7组的朱洁委员在活动过程中深入基层调研,撰写的《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六点建议》得到省委娄勤俭书记的批示。

在深入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组织35个“委员之家”挂钩全市35个经济薄弱村,为了帮扶工作常态化,他们创造性地在所有结对帮扶村挂牌“市政协委员基层联系点”。

为了有效凝聚共识,淮安市政协发出倡议,要求每组委员在结对帮扶活动中不但要一线收集社情民意,一线帮助解决问题,还要一线宣讲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政策举措。

“委员之家”第8组帮助结对帮扶的淮阴区淮高镇孙圩村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结束了孙圩村没有路灯的历史,村民们致富发展的心气更高了。“委员小组让群众得实惠,力所能及地帮助村里解决了问题,很给力。”村支书居永尚感激地说。

涟水县朱码镇军田村的养鸡项目面临资金和销售困难,“委员之家”第7组在结对帮扶时,从项目层面提升精准扶贫实效性,一方面帮助提供销售渠道讯息,一方面调研了解贫困村产业发展短板的实际情况,及时返送社情民意信息《大力发展农村健康食品产业迫切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和《关于加快我市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军田村争取到了金融贷款支持。

基层联系点打开了市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的一扇窗口,也打通了党的政策到基层的一个通道。

4年多来,市政协各小组依托委员之家平台,开展基层调研座谈300多次,开展精准帮扶活动2200余人次,筹集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收集反映基层意见300多条,撰写调研报告60余篇,举行政策宣讲100余次,办成民生实事40余件。

市政协主要领导王维凯对此形容说:“‘委员之家’就是委员知情明政的‘微看台’、参政议政的‘议事厅’、解决问题困难的‘联络站’,有效地增强了协商民主实效。”

江苏省政协主要领导张连珍、黄莉新都对淮安政协搭建“委员之家”表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今年4月,全国政协刘奇葆副主席到淮安视察“委员之家”建设情况,对淮安推进协商民主的探索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触角延伸

让群众来协商有个固定机制

“没想到通过协商还真把小区晾晒衣服的矛盾给解决了!”8月22日,“秋老虎”带来的高温丝毫没有影响淮阴区长江路街道府升小区居民参与关于小区晾晒衣服协商座谈会的热情,一场基层协商会开了2个多小时。走出会场,李娟显得欣喜轻松。

李娟是淮阴区政协副主席,挂钩联系长江路街道,1个月前,府升小区物业反映小区内乱拉绳子晒衣服,影响整体环境。

物业告状,居民也到委员工作站诉苦。“文明城市创建固然重要,居民日常生活保障也重要。”家住一楼的王大爷心有抱怨,“梅雨季节楼层低的居民家中返潮,楼间距小,晒不到太阳,有些衣物被褥只能到院子里晒,城里不比农村,自己搭线物业管,不晒又怕发霉。”

李娟犯了难,按照物业管理规定和创建文明城市要求,小区确实不让私自乱拉乱搭,而且年初自己还参与提交了关于加强小区违建违搭治理的提案。管吧,有点自相矛盾,不管,矛盾就搁在这儿。

事情堵在心头总要解决。经过充分调查了解,李娟还是在区政协机关工作例会上递交了开展基层协商的申请,区政协主要领导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群众有事就要商量解决,堵在那里小疙瘩就会变成大问题。”最终长江路街道利用“有事来商量——协商民主微平台”启动协商,邀请相关各方到委员工作站开展协商,最终达成解决意见,“先试点高标准建设有关小区的室外公共晾晒区,加强文明晾晒的引导和管理”。

“如果没有这个协商平台,小区晾晒衣服的问题就会被摁下去了。”物业管理员李明感叹说。

如何破解“委员之家”覆盖面不广、与基层群众联系密度不大、协商频率不高、协商形式不够灵活等问题,开展微协商平台创建是淮安市政协走的重要一步。

“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在哪里,我们的协商平台和履职活动就要延伸到哪里,哪里有协商的需要哪里就要有政协的触角。”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王维凯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

今年年初,淮安市政协下发《关于加强和推动政协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工作的意见》,推动基层协商平台建设特别是微型协商平台建设,每个镇、街道建立1个固定的政协委员工作站,着力打通协商民主“最后一公里”。兄弟市政协来淮安考察后评价说:“委员之家解决委员下得去的问题,基层平台创建解决群众来协商的问题,让群众拥有一个温暖的协商之家。”

淮阴区政协先行先试,率先在各镇、街道挂牌成立“基层委员工作站”。从制度层面对工作人员职责、协作原则、协商程序、活动制度、功能定位、委员履职标准等6个方面进行规范。

在基层委员工作站基础上,淮阴区政协更进一步,创新“有事来商量微平台”,形成有特色的协商模式。群众意见收集整理后,逐级提交,分级协商,村居能解决的在村居协商解决,村居解决不了的乡镇协商解决,乡镇协商解决不了的区政协协商。王维凯说,协商民主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委员工作站是面向基层开展民主协商的特有机制,这样在机制层面上才真正打通了协商民主的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多样,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大量的问题矛盾和意见也集中在基层,群众对于民主协商的需求日益增强,靠单一行政命令方式很难解决问题,而且容易激化干群矛盾,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有着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这是淮安市各级政协委员共同的认识。

淮阴区进一步细化标准:在人员配备上,明确每个站有一名区政协挂钩领导、一名站长、一名联络员;在协商议题选择上,明确着力协商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原则性划定群众反映强烈的、久拖不决的、基层无力解决的、党委政府亟须关注的5个方面内容;明确“八个一”建设标准,有一间固定挂牌活动室、有一名固定联络员、有一本社情民意登记本、有一块信息智慧屏、有一个文件资料柜、有一张协商流程图、有一块协商议题公示牌、有一个委员履职情况展示牌。

平台的建设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打消了市政协领导当初担心给基层添负担的顾虑。淮安区车桥镇党委书记印祺说,乡镇是真的需要有个协商平台,这就是基层统一战线工作,能帮助党委政府做凝心聚力、解难化忧的事,能帮助我们向下收集民意,向上反映问题,多好啊!

从今年5月开始,委员工作站和协商微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实现镇、街道全覆盖。

创新形式让群众身边的协商民主全天候、不断线

就在淮阴区政协试点创新协商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淮安区政协开始了简易协商和上门协商的探索。

如何让群众身边的协商民主永不断线?变要我来协商为有事就协商,让协商程序更简化、协商议题更具体、协商形式更灵活、协商活动更有效?5月份,在贯彻落实全国政协基层工作座谈会精神时,王维凯主席与几位县区政协主席的一席谈话和发问给了淮安区政协主席关晓卫以启发。

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创新活力就不断涌现。在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基础上,淮安区政协创造性开展“家门口的协商”,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总结出打造群众身边全天候、不断线民主协商的淮安模式。

什么是“家门口的协商”?淮安区政协探索出了一个协商流程。有事先“说”,委员上门说、群众现场说、委员工作站定期说,不需要协商的就现场解决,需要协商的就拿出来“议”,通过上下联动议、民主协商议、政协会办议等环节,将“议”后形成的意见推进到“办”的环节,依照事情类型确定办的形式,有全程代办、督促交办、镇村联办,办的满意不满意最后交给群众“评”,仿照政协提案第三方办理评议,整个过程挂钩村居委员会的区政协委员作为第三人全程参与,他们将群众评价与党员干部评议相结合,最终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差异化考核和评先评优的依据。

淮安区政协办公室同志介绍说,这个协商就是“请进来,走下去,连起来,解决好”,基层群众对事情的期待不止于说得对,而且要办得好。把政协协商推进到基层村居,形成一个民主协商的机制,兼容协商议事、民主监督、建言献策,让群众的事由群众商量着办,让协商民主贯穿整个基层自治过程,在协商中画出最大同心圆,真正实现协商民主在基层落脚生根。

“该给水的时候稻田里没有水。”今年7月初,在朱桥镇孙杨村杨庄组张某家的院子里,几户农民在淮安区政协葛明副主席面前“状告村委会”,“我们几家是人工插的秧苗,村里水电站抽供水不积极,沟里没有水,秧苗怎么活啊?”

“正值农耕季节,怎么不给农户供水?”葛明带着几户农民村部当面询问村干部,村里也很委屈。值班干部坦言:“一方面,今年上游排水早,大河里水位较低,泵站抽水要等上游水下来,但是基本的灌溉水都供应了;另一方面,这几家灌不上水的农户稻田本身地势高,水位太高,就会把其他播种的农田淹了,有的农户也没留意泵站供水时间,错过了给水机会。”

几个农户承认村干部说的是实情。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问题总要解决。最后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村里协调泵站增加供水频率,每次供水逐户通知,同时对灌溉渠加装木闸门,分渠供水,农户则答应明年把地往低洼了整。

“群众的信任来不得半点应付,群众倒苦水、发牢骚甚至当面告状,他们反映问题的焦点就是我们协商活动的重点。”葛明说。

车桥镇作淮安区的中心镇,下辖33个村,整村搬迁涉及群众利益矛盾多,为此,委员工作站的9名委员,加上片区的13名委员全部到挂钩村入户座谈,统一群众思想,摸排调查群众困难,最终整村全部搬迁,无一户上访。

为了更好地收集群众意见,淮安区还在每个镇、街道委员工作站设立“政协群众来信”信箱,在每个村的村务公开栏公开挂钩委员信息、网络信箱和联络电话。

“说、议、办、评”走出了一条共信共建的基层民主协商新路子,不仅让老百姓打开天窗说亮话,更保证桩桩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有反馈。看到基层协商民主活动成效后,有委员欣然赋诗《有感协商民主成效》:“协商民主在基层,解决问题不留痕,群众呼声无小事,丹心润物细无声。”

对于这样的协商模式,委员们纷纷表示,基层协商民主一头连着民智民心,一头连着党和政府,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入群众,真诚协商、务实协商,讲沟通思想、释疑解惑的话,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事,使政协工作更加符合群众利益、更好体现群众意愿。

如今在淮安大地上,积极开展“广场议事”“地头议事”“现场议事”,现场解决具体事,把协商活动搬到户外广场、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打造“委员就在身边,协商始终在线”的协商模式日益成为淮安开展基层协商的生动写照。

形成机制

使基层协商民主成为常态

牌子挂起来了,机制建立了,会不会又是贴在墙上给人看、锁在柜子里等检查的形式主义呢?基层协商民主活动会不会成为一阵风?为民协商会不会浮于表面、做做样子?眼前这些问题无疑需要在基层协商民主形成常态的实践中去破解。

为此,淮安市政协走了四步棋。

第一步是活动牵引。他们始终盯着中央、省文件精神和市中心工作来设计活动主题,每年一个主题,用活动有效激活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的常态机制。近年来,他们先后组织开展“亮身份、进基层”“四级政协委员志愿者助力精准扶贫”“四级政协委员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委员走镇进村助力乡村振兴”“三走进一联系”等活动,让协商有主题、参政有目标、机制有依托。

第二步是履职考评。制定了《政协委员履职管理考评暂行办法》,加强委员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委员的激励、惩戒和进出机制。建立委员履职档案,规范履职行为,用登记社情民意信息、填写基层协商专报、上报基层协商议题清单、填报委员年度履职报告、上交提案和调研报告等形式去推动委员履职。基层委员工作站则将更新协商动态、反映协商成效作为履职重点。

第三步是跟踪问效。协商成果转化是协商民主的核心环节。他们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导向,对基层民主协商实行“跟踪问效”,改变“建议止于批示”的履职模式,让协商成果落实到基层,兑现给百姓。除了“家门口的协商”推行协商成果评议制度,在县区和镇、街道也推广协商成果评议制度,由建议人、群众对协商成果开展满意度测评,立足群众根本利益,推进协商成果造福于民。

第四步是综合保障。市县两级政协推动智慧政协建设,提供信息保障;给“委员之家”“基层委员工作站”配备联络员,提供人力保障;给“基层委员工作站”配备必要设施,提供物质保障;给“委员之家”安排活动经费,提供经费保障。

基层民主协商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机制,整个协商体系就会越来越健康。淮安市各级政协和广大委员正以实打实的协商活动,提升了政协在党委政府和群众心目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树立了新时代政协的好样子,一大批委员被群众打上了“铁脚板委员”“田头委员”“热心委员”“最美委员”的烙印,政协基层协商办理成效的社会满意率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基层协商民主生动活泼的淮安实践。(文/姚顺忠 吴兵 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