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编 | 九三学社中央:加强城乡统筹 提升教师素质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时间: 2019-09-10 16:3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和海佳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编者按】乡村教育是乡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乡村教育振兴。对此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关于振兴乡村教育的相关提案,建议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城乡间教育等公共资源有序流动和交换,提高乡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问题】乡村教育是乡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乡村教育振兴。然而乡村教育面临着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农村学校的“空壳化”现象严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降低,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乡发展失衡,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中小学生纷纷涌向城镇,农村就读学生锐减,西部农村中小学生源日益紧张,“空壳学校”或“麻雀学校”数量猛增。

以甘肃省为例,目前全省1人学校有219所,5人以下学校1800所左右,10人以下学校3700余所,百人以下学校7892所。

数据显示,相对于2001年,2016年陕西全省小学数量减幅为69.7%,内蒙古全区小学数量减幅为78%。这既造成农村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浪费,城镇学校、教师不堪重负。

二是乡村教育的瓶颈尚未解决。一方面,一些地方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教学环境简陋等“老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

农村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观念、方法落后,在一些小的学校,一个教师要承担不同年级的多种课程,繁重的工作让他们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出现不少新情况,城乡中小学教师教学压力增大,学生流动和寄宿制下管理难度加大,师生心理健康程度下降。不少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即便是获得了参与培训、提升自我的机会,也只是“签个到,拿个课时证”。

一些地方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新城”区域,尽管各地出台配套的教育政策和实施方案,但校园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出现机制转变不畅问题。

【建议】对此九三学社中央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是科学谋划,统筹实施。加强顶层设计,认真审视农村学校发展,将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有机组成部分,督促各地加强教育、扶贫等部门统筹协调,确保易地搬迁子女就学、乡村教育有关规划等政策文件落实。

二是高度关注农村学校“空壳化”现象。一方面,让乡村“留住人”。各级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因地制宜统筹产业规划等各方面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调整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留住骨干和青年教师。

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城乡间教育等公共资源有序流动和交换。可在新老城区率先实现教师定期流动轮岗,推进师资资源均等化。

不少贫困地区具有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可考虑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养老+”产业,既留住当地劳动力人口,又能吸引广大退休教师、医生、军人等下乡养老,并在乡村学校、卫生室等机构兼职或志愿发挥余热。

三是以教师素质提升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学校,提高乡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使他们坚定对乡村孩子、乡村教育信仰并充满人文情怀。

另一方面,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在现有农村教师培训基础上,让乡村教师能够“走出去”,获得更多前往发达地区学校跟岗、带教的机会。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