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愚公志 天堑变通途

发布时间: 2019-08-30 14:40:09 | 来源: 格尔木日报 | 作者: 惠海珍 | 责任编辑: 王静

记者 惠海珍

昔有愚公欲移大山建坦途,今有罗家三代开路接力人。从爷爷罗生芳参建青藏公路,到父亲罗正廷修建青藏铁路,再到孙子罗昌强守护昆仑山隧道,几十年来,罗家三代与青藏线“两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罗昌强2010年参军,2011年被分配到了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昆仑山北麓无人区驻点。自此以后,他常年在海拔4772米的青藏线上守护着昆仑山隧道。

1974年,罗昌强的爷爷罗生芳随着修路大军参加了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

2002年,父亲罗正廷应招修建青藏铁路,参与雁石坪段的铁路修建工作。

45年间,誓让天堑变通途的接力棒在三代人之间传承。

1954年12月1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路修通了,但工程并没有结束。由于当时修筑的青藏公路是算不上等级的简易公路,所以后续的修缮任务必不可少。1974年,罗生芳作为一名基建工程兵跟着万名指战员驾着马车从西宁来到了唐古拉山。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是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最真实的写照。罗生芳所修的路段恰好是青藏公路上跨越“生命禁区”唐古拉山脉最高峰的路段,是青藏线上自然条件最恶劣的路段。

据罗昌强回忆:“爷爷说,当时仅从西宁到唐古拉段就走了半个多月,路上吃的都是自带的干粮,就是我们青海人吃的杂粮馄锅馍馍。时间越长馍馍越硬,后来爷爷他们用石头砸开馍馍,小块小块的放进嘴里,用口水将馍馍慢慢化软,再咽下去。当时,爷爷不大明白修路的意义,只知道这路‘非修不可’。”

上世纪七十年代,修路人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基本没有专业工具,人手也不够。修路材料只能靠大家喊着号子、肩挑人扛地运上山。

唐古拉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有时候,罗生芳和工友们正在干活,冰雹噼里啪啦就砸下来,他们只能拿着手里的箩筐、背篼套在头上,迅速躲到洼沟里去。呼呼的大风更是一年四季长刮不停。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罗生芳在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沿线艰苦筑路八年。

2001年6月,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工建设。2002年刚过完年,罗正廷就来到青藏线上,成为了一名修筑铁路的劳务工。这时候的医疗及施工条件比起罗生芳修青藏公路时好了很多。

进入21世纪,负责施工的中铁局对建设的要求变成了“先生存,再生产”。铁路沿线配有制氧站,专业的医疗队伍会强制要求修路职工每天吸氧一小时左右。

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铁路安多县雁石坪段,罗正廷切身体会到了父亲修建公路时的不易和艰辛。雁石坪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零下5度,最低气温零下40度。“我的父亲负责修建铁路时,已经是人工配合机械的劳作了。但是我父亲也常听到一些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感叹突破高原冻土区技术艰难,是世界级的技术难题。”罗昌强说道。

工程师们日夜攻关,最终决定用以桥代路的形式,将桥梁桩基埋入地下的永冻层,在保质量的同时也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预留生命通道。在铁路桥施工时,混凝土打好之后,施工队就在桥墩子的外围架着炉子,棉被、大衣全部包围着桥墩子,保证水泥能顺利凝结,工程师也日夜守在桥墩子下面……

四月份,格尔木市区已然春风和煦,但青藏线上,依然是冰天雪地。4月18日,记者来到了昆仑中队,中队门前山坡上“祖国在我心中”的标语格外醒目。走进中队,处处都能感受到改革的春风给驻守在世界屋脊的官兵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来,青藏线官兵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住宿、洗澡、饮水、取暖、吸氧、上网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谈起工作和生活上的变化,官兵们有说不完的感受。

“刚到昆仑山驻点,我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家人这个消息,我爸爸特别紧张地问我能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我自信地告诉他,我一点事都没有,部队啥都好!爸爸听了之后也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他为我感到骄傲!”罗昌强说着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罗昌强在昆仑中队负责后勤工作 ,白天给战友们烹煮一日三餐,晚上站岗执勤两小时。夜晚执勤主要就是守卫昆仑山隧道,严防动物、游客靠近隧道。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一个隧道,也是青藏铁路上战略位置极其关键的站点之一。

罗昌强告诉记者,就在记者到来的前一个星期,因为大雪封山,昆仑山中队成了“与世隔绝之地”。粮食、蔬菜进不来,战士们也出不去,每到这个时候,就是罗昌强最为难的时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水没菜,罗昌强只能给战士们吃点“干货“,比如粉条、面条之类的。饮用水用的是战备用水,洗脸等生活用水都是雪水。

等雪小了,物资车开到了山下。由于昆仑中队与公路间还隔着一段泥泞的土路,物资车无法直接到达昆仑中队,所以战士们只能走下山,徒步将蔬菜、米面背上山。因为海拔高,战士们背运途中都要休息数次,来回一趟要走两个多小时。

在无数个驻守的日子中,一代代官兵枕戈待旦、肩负职责,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青藏线,凝结成了“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昆仑精神。

2014年,昆仑山中队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家属——罗昌强的爷爷和父亲。年近八旬的罗生芳语重心长地对罗昌强和他的战友们说,这些年,看着日新月异的格尔木和青藏线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他越来越能体会到当年慕生忠将军“青藏公路非修不可”的决心和意义,他再三嘱咐罗昌强“一定要好好干下去!”。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历经艰险、排除万难,冰雪隔绝不了澎湃的热血,流血阻挡不了开拓的步履。他们抱着一颗建设新中国的赤子之心,三代人的接力、“两路”精神的传承,让天堑变通途。

什么是“两路”精神?相信走过青藏线的人们,心中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