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凝聚共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 2019-08-29 08:46:2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金建明 | 责任编辑:

 

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可以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

进入新时代,政协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坚持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这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政协做好凝聚共识工作指明了方向。

凝聚共识是政协70年来一以贯之的任务。在中华民族站起来时期,政协作为与政府协议事情的机构,就竭尽全力地凝聚人心和力量,不断发挥建议、参谋和协助推动工作的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贡献。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将政协的任务概括为协商国际问题、商量候选人名单、提意见、协调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民主人士领导人员之间的关系、学习马列主义五个方面,凝聚共识贯穿其中。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政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要发扬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传统,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继续进行思想改造的工作,帮助各方面的人士和群众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共同基础上不断增强团结,取得新的进步。”此后,人民政协以大团结、大统一凝聚共识和人心,为中华民族富起来提供强大力量。当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人民政协也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政协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汪洋主席也明确提出,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之中。

凝聚共识是政协性质定位的内在要求。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的问题,需要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协调好人民内部各方面利益的关系,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政协作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有效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代表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团结。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可以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团结合作提供政治渠道,而且可以凭借其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丰富的协商经验、畅通的协商渠道、健全的组织体系,以及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成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为我们党广泛联系社会、增进政治共识提供制度化、常态化、可操作的运作机制。

凝聚共识是政协服务发展大局的现实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建言资政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共识同样也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今天我们面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之初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首先,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非公经济的规模、影响力越来越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候,统一战线的结构复杂性前所未有;其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经济运行压力和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交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再次,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人们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也是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政协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方位、锚定使命任务,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建言资政方面继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凝聚共识的功能作用。不仅在政协内部加强团结,凝聚政协委员的共识,还要通过政协委员向所联系的界别群众和社会大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从而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

凝聚共识是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提高政协工作质量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迫切需要。汪洋主席多次强调,人民政协工作必须把履职质量导向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各项履职活动要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把提质增效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当前,一些地方政协重建言资政,表现为把履行职责简单地等同于对政策的制定提出意见建议,忽视了政策宣传、社会引导等方面的工作。毫无疑问,政策的制定需要集思广益,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对政策的认知和支持程度,共识度越高,政策实施就越有效。政协要把凝聚共识作为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新的举措,建立新的机制,鼓励和支持政协委员深入界别群众、正面发声、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维护稳定,使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在新时代更加全面地履职尽责。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发展进步的历史经验,也是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凝聚共识摆在政协工作的突出位置,体现了对历史初心的坚守,展现了对推动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使命担当。

要在学习教育中凝聚共识。重视学习是政协的优良传统,加强学习是政协的重要任务。早在1950年,根据各民主党派的发起和提议,全国政协就组织召开学习座谈会,领会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真意。据统计,全国政协成立之初至1965年前的活动共1608项,其中各种学习活动占34.9%,1964年更是达到56.4%。面对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政协要继承发扬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成果,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学习成效内化为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心盘、行动上的指南针,打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特别要教育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到人民政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必须共同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教育与视察考察、专题调研等结合起来,在履职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要在协商议政中凝聚共识。协商议政是建言资政的主要方式,也是凝聚共识的重要方法。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政协委员来自方方面面,利益诉求、知识背景、社会阅历、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认识总会存在差异,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差异化问题日益显著。要坚持体谅包容、求同存异,对于各种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基于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并允许反映和表达。要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切实加强协商互动和讨论沟通,促进不同思想观点交流交融,逐步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取得谅解,努力凝聚思想上的最大共识。但在协商议政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尊重包容和坚守政治底线的关系,对背离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异”,要旗帜鲜明批评教育,这是政治底线,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在调研考察中凝聚共识。调研考察既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建言献策的过程,同时也是深化认识、宣传政策、统一思想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工作中,一届全国政协曾先后组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府机关的干部与文教界、科技界、医务界、工商界、宗教界人士等共计6107人,分编为47个土地改革工作团、5个土地改革参观团,分赴各地参观或参加土地改革。政协通过组织参观考察,不仅直接推动了土地改革的进行,而且促进了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人士对社会变革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思想共识和政治认同。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闭幕词中提出,要继续采取过去的办法,组织委员到比较先进或具有典型性的地区和单位参观学习。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要把调研考察作为实现自我教育、打牢团结奋斗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重要渠道,以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委员特别是党外委员开展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主旨的专题考察、国情调研,观城乡新面貌、看身边新变化、听亲身故事,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委员们在调研考察中,要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群众的意见诉求通过政协的渠道反映给党和政府,进而凝聚更大范围的共识、实现更为广泛的团结。

要在谈心谈话中凝聚共识。谈心谈话是加强彼此间思想沟通的重要手段。十三届全国政协提出建立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民主之中的谈心谈话制度,这是立足新时代广泛凝聚各界人士共识的方式创新。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深入的谈心谈话,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倾听委员们的心声,做好沟通思想、解疑释惑的工作,促进合作共事。谈心谈话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与党外委员的谈心谈话要体现团结和民主,坚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力戒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要在团结联谊中凝聚共识。政协工作的内容很多,团结联谊就是其中之一;政协联系和服务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必须加强和改进团结联谊工作,寓凝聚共识于团结联谊之中。从团结联谊的对象上看,既要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外人士民主权利,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在政协的合作共事,又要发挥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既要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创造更多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的条件,又要进一步密切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的联络联谊,做好通报情况、宣传政策的工作。从团结联谊的方式方法来讲,既要讲政治性,也要有人情味;既不忘老朋友,也多交新朋友;既要广交多交,又要深交心交,从而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