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议助推创新名城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8-16 16:5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傅可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近期,南京市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更大力度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主题协商议政。这次会议在首届“南京创新周”期间召开,用“政协思考”对接党政中心工作,为南京市深化创新名城建设,贡献了政协智慧。

围绕中心工作思考

如何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本地优势与海外资源的关系、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关系、“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

在6个月前举行的市政协全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参加“更大力度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专题议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探讨。他说:“希望全市政协系统和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在南京的创新之路上发出更多政协声音、贡献更多政协智慧。”

会上,张敬华与委员们相约:“这次是开题,到年中的时候,我们再议一次。”

这是约定,更是动力,南京市政协迅速形成开题报告,将“如何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持续深化”定为年度6项重要调研课题之一,随即形成以市区两级政协系统联动、民主党派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调研组,深入创业园区、走访发达地区,扎进创新企业,感受人才所虑所需,以“身入”拉动“心入”引导“情入”,扎实开展“体验式融入性调研”,以“高言值”的政协“答卷”回应市委“点题”。

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说,此次常委会议为助力创新创业创造提出“政协思考”,交出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政协答卷,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体现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的务实担当。

创新方法引发委员换位思考

“创业人才真正需要的是扶持?还是赚钱?”“海外研发机构凭什么选择南京而不去北上广深?”

会上,委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就当前面对的新趋势新挑战提出了“人才引进首先应该进行换位思考”“扶持政策落地更需完善法律监督”等真知灼见。

“政协委员的职业背景和群体构成,决定其‘领域广泛、专业精深、思考深刻’的特殊优势。要有效调动委员建言履职的积极性,让委员的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市政协秘书长彭振宁说。

会前,南京政协学习全国政协议政性常委会议的经验做法:把一个议政主题细分成4个小组讨论分议题,预先发函告知委员并征求分组意愿,让委员针对自己感兴趣、有研究的议题主动报名。会议期间,分类安排提交大会发言材料的委员到4个讨论小组发言讨论,既提高了委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又提升了小组讨论的质量,启发了其他委员思考的火花。4场分组讨论下来,124项讨论成果,2000余条意见建议跃然纸上,使政协委员们真正做到了“议政议到点子上,建言建在关键处”。

“工作闭环”让思考成果提质增效

常委会议后,市政协经科委员会根据委员小组讨论成果和大会收集到的发言材料,形成《更大力度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建议案》,同时列出“成绩、问题、建议”3张清单,一并提交市委。

重点调研课题并没有画上句号。

“建议案提交,得到党政主要领导批示,并不是政协履职工作的结束。”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回应,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如何确保在实质上将协商民主成果纳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前期调研和常委会议协商讨论的成果,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召开协商恳谈会,协调相关部门和政协委员、企业代表面对面恳谈,协商解决创新名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盲点、痛点和堵点。”市政协经科委员会主任唐富春介绍,最后,我们还要针对性地组织专项视察,对建议案落实情况进行民主监督,并形成民主监督视察专报报送市委主要领导。

这就是南京市政协的工作闭环。

“指令发出后要把实施结果反馈到原点,才是有效可控的管理。”刘以安说,我们将政协履职与闭环管理结合,通过延伸履职链条,从开题到调研,从议政性常委会议到协商恳谈会,从专项视察到形成民主监督报告,6个环节环环相扣,进而实现闭环管理,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