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协就稳定可持续脱贫调研协商出谋划策

发布时间: 2019-08-04 10:3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范文杰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宁夏是全国实施生态移民较早、规模较大的省区。30多年来,全区先后组织实施了六次政策性大规模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23.28万人,取得了扶贫、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多赢”。对于全面持续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宁夏依然任务艰巨。

“截至2018年底,我区还有12.1万贫困人口,5个贫困县,109个贫困村。”这组数据像大山一般压在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梁积裕的心头:建档立卡户收入受补助性政策影响较大,一旦离开现有政策支持,部分脱贫群众存在返贫风险。

自治区政协把如何稳定可持续脱贫作为今年履职重点。3月底,由9位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带队,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各界别等130多人共同参加了历时三个月的大调研。6月底,召开了今年首次自治区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协联动,聚焦巩固脱贫成果,凝聚智慧、谋求对策。

“从调研情况看,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是影响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贫困群众在内心深处没有甩掉穷帽子、拔掉穷根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仍然存在等低保、靠扶持、要救济现象。”此次常委会议上,罗成虎委员建议,探索建立稳定可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改进帮扶方式,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帮扶项目建设,用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陈规陋习也影响了稳定可持续脱贫。我们中宁县太阳梁乡就有33户建档立卡户把扶贫贷款用在了送彩礼、随人情份子上。有的群众因建大房和高额彩礼又返贫了。”罗成虎建议,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的好做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婚丧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高额彩礼等,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防止返贫。

2016年、2017年、2018年,宁夏分别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脱贫9.96万人、10万人、9.4万人,累计脱贫29.36万人,占总脱贫人口的58.5%。自治区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调研发现,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40%以上。可见,产业发展是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的重要途径。

“但是,数据显示,宁夏贫困县区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仅5家,占全区的7.1%,大部分以生产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0%,比全区低4个百分点。”调研组委员认为,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兴扶贫产业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没有形成横向联合成网、纵向融合成链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各项扶贫产业仍需进一步融合拓展。

“当前的产业扶贫项目多数还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离开扶贫政策难以可持续发展,会影响脱贫成果巩固。”自治区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人建议,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谋划推进当前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继续对现有产业扶贫项目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其安全度过发育成长期的风险。

“四类人口”是宁夏脱贫攻坚难点。目前自治区还有贫困残疾人1.49万人、大病慢性病患者1.67万人、60岁以上单老双老户1.44万人,占全区未脱贫人口的38.3%,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对此,委员们建议,对边缘人口的帮扶要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为手段,帮助其发展生产和就业,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边缘人口给予资金、技术等必要的帮扶措施。对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边缘人口,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提供就业岗位。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