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居民户外活动增多,诉求也相应增多。不久前,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政协主席吕连军率领委员如约走进老虎滩街道虎山社区,以“群策群力,建好社区‘快乐家园’”为主题的“社区议事会”如期举行。
在略显拥挤的社区会议室里,区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居民代表与区住建局、城管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坐到一起,就居民牵肠挂肚的“愁心事”进行面对面协商。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修建居民休闲健身小广场、铺设方砖步道、解决屋顶漏雨等6个方面问题分别被相关部门一一“认领”。区政府主管领导当场表态:把“美丽中山”建设项目、暖房子工程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先解决困扰居民的实际问题。
早在2001年,中山区政协就立足城区政协工作特点,把近200位委员按地域划分为8个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并开始尝试在部分街道和社区设定“委员接待日”,将百姓诉求通过提案等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政协发现,“委员接待日”也有局限性,表现为通常只有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参加,其意见建议也缺少直接的反映渠道。为此,中山区政协又作出进一步的探索,于2008年推出了“社区议事会”协商新模式。
“今天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2008年中山区政协在人民路街道举行首场“社区议事会”时,记者曾到场采访,当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知社区情,话百姓事,解群众难”横幅下,一部投影机,播放着反映百姓各种利益诉求的“实况录像”;一张会议桌,把40多位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和区政府办、城建局等部门负责人联系在一起。居民反映的20多个涉及城管、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有6个当场得到解决。“一次政协议事会,当场‘摆平’6件事。有了这个平台,以后遇到难处知道该找谁商量、找谁解决了。”辖区居民李刚由衷地说。
12年来,中山区政协先后以“走进楼院,共话和谐”“关注民生,推动社区安全建设发展”“提升城区品质,共建美丽家园”等为主题举行了13场“社区议事会”,通过这一载体直接反映民生热点、难点问题180多个,其中超过半数在当年即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形成了政协组织、党政部门、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四位一体”的联动协商机制,使政协履职更加“接地气”,基层协商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分管民政工作的中山区副区长矫丽华不止一次参加区政协“社区议事会”,在她眼里,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的议事会,可谓一年一个台阶,越来越有成效。
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源自精心筹备在先。为促成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双向知情,中山区政协每次举行“社区议事会”前,都先通过政协街道联络委组织委员走进社区,对各类疑难问题进行摸底,再由区政协组织集中视察,将百姓最关心、涉及面较大的问题列出“清单”,交由政府相关部门深入现场查看,研究解决方案。一切就绪后,再把政府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直接请到议事会现场。政府工作人员有备而来,社区居民满意而归,是“社区议事会”呈现的最大特点。更难能可贵的是,12年间,中山区政协主席换了四、五任,“社区议事会”这一有效协商载体却被“接力”至今;每场“社区议事会”,区政协主席、区政府主管副区长均亲自到场“坐镇”、把关定向。
“‘社区议事会’能够坚持多年,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山区政协副主席柳丽芳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历来对“社区议事会”上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现场答复,能解决的抓紧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逐步安排解决,条件不具备的也会向百姓解释清楚。同时,区政协坚持跟踪问效,并适时将具体落实情况进行汇总,报送区委、区政府。
“社区是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也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吕连军表示,区政协将继续以区域年度重大民生关注热点问题为协商重点,每年以一个或几个社区为单位举行“社区议事会”,让百姓的呼声真正有人听、有人问、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