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统战部推动“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帮扶项目纪实

发布时间: 2019-07-17 09:3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王静

2018年5月17日,北京首家“科技小院”在密云区西邵渠村落户。那天,村民们站在路边,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中国农业大学的几位师生背着铺盖住进小院。

这一天起,北京市委统战部牵头推动的“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帮扶项目正式启动。

此前,“科技小院”作为科技服务平台,已经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多年探索实践。作为创始人之一,民盟盟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解释说,当初将其命名为“小院”,就是寄托了接地气、与农民打成一片之意。

“科技小院”走进北京,进而正式化身成为“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帮扶项目,要从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带队赴农大和基层联系点西邵渠村调研说起。在农大调研时,“科技小院”项目“初入眼帘”;而在西邵渠村的调研,发现基层农村技术、科技帮扶队伍的匮乏,正是制约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将统一战线人才优势、‘科技小院’帮扶模式与西邵渠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小院落地北京一拍即合。”北京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而自此北京市委统战部也成为该科技帮扶项目的牵头推动者。

在一年来的实践推广中,北京市委统战部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组织者、协调者、推动者的作用,整合统战优势、汇聚智慧力量,已经建起10家京内小院,京外对口帮扶地建成5家小院,在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上取得初步成效。

小院里做出大品牌

小院里来了大专家?

张福锁回忆,最初当地老百姓对这些城市学校里来的师生还是心存疑虑:这些整天看书写字的手种庄稼行不行?这些人是不是就是来作秀,过几天就走了?

“其实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建立科技小院,一定要与当地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原因所在,只有住下来才能想农村、农民的事。”张福锁说。

面对种田“老把式”们的质疑,科技小院由两名农大教授指导,两名硕士以上研究生长期驻扎,开展科技帮扶工作,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他们住在小院随时找得到,行在地里随时看得见,下到田里随时解难题,实现“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民与科技人员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农业发展与后备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

在科技小院的指导下,村民的庄稼收成有了“突飞猛进”,甚至还频频出现高产“状元”。一时间,那些观望的村民们也争相走进“小院”。“最重要的是,这些专家是手把手真正把现代农业技术交给了我们,病虫害怎么防治?选种有什么标准和条件?如何增产增收?只要在种植中有任何问题,来科技小院就对了。”西邵渠村村民告诉记者,对科技小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目前科技小院从密云西邵渠村开始,已经在北京市内聚焦234个低收入村,市外聚焦对口支援的7个省区市。同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步复制推广,实现了“各区点单,统战部派单,农业大学接单”的推广模式,帮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获得实惠。

小院里写出大文章

科技小院创设初始阶段,师生们认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户们的种植问题是重点,也是当地最迫切的需求。当这个阶段渡过之后,大家发现“科技小院”仅仅满足于“点对点”解决问题已经不够了,需要在内涵上进行深入拓展。

“促进农村和农民脱低脱贫的关键是坚持产业帮扶思路,发展可增产增收的农业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才是硬道理。”北京市委统战部负责联系此项工作的负责人表示,科技小院的切口可以小,但着眼点不能小,牵住科技帮扶“牛鼻子”,就要不断提升帮扶科技含量。

为此,科技小院采取了两个思路:一是聚焦影响当地农业主导产业高产高效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开展科技攻关,解决其实现高产高效的技术难点和问题,促进农业增产。二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

科技小院的创始人之一,九三学社社员、农大教授李晓林形象地提出,科技小院其实是把大学实验室搬进农户试验田,让科技示范走进田间地头,使高校科研更接地气、农村发展更具科技含量、脱贫攻坚更有底气。

这边,师生们在田间地头书写“论文”;另一边,北京市委统战部则致力于加强小院建设服务保障工作,推动工作方式“联盟化”:其中由北京市委统战部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办、相关区委密切配合,民盟市委会和九三学社市委会积极参与的“5+2”管理联盟,有效实现小院共建、工作共商、活动共办、成果共享。在此基础上,联盟还将北京农学院、农职院、农林科学院等逐步纳入共建名单,进一步完善了资源集成模式。

这样的“联盟”模式也进一步扩展到导师和学生,“院士扛旗+专家领跑”的导师联盟,以张福锁院士的科研团队为主导,各学科专家交叉指导,同时整合农大党建、教授工作站、老教授协会等资源,形成集团作战模式,为小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博硕为主+以老带新”的学生联盟,则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学生专长,安排学生驻村,以博士带硕士、老生带新生的模式,将不同专业、不同小院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日常工作,通过《小院日志》,总结经验、记录问题、分析难点、研究思路。

可以说,一个科技“小”院,让科研工作者走出实验室,走到人民群众中,逐

渐发挥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小院里育出大人才

在对“北京科技小院”科技帮扶项目的推进中,“人才”培养是应有之意。这个人才既有对服务“三农”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对农村新型农民等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

随着科技小院项目的推进,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北京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专项,组建跨学科交叉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每年从研究生招生指标中拿出20个名额,保障每个科技小院都有驻村研究生,并要求每位学生驻村时间每年不少于180天。

“这种新型‘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农’艰辛,培养‘三农’情怀,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心。师生长期驻村,零距离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成为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获得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张福锁院士如是说。

乡村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科技小院在研究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解决农户增产增收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人才培养,通过科技长廊、宣传展板、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培训班等,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农户家里,形成科研工作者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帮扶长效机制。

目前,北京小院通过建科技长廊、编写技术手册、制作技术展板,有效提升了农民科学素养。农大定期开展“新农人”培训,让村支书、村民走进了大学校园学习。农大老教授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实践等活动,成为村民们的新期待。

从疑虑、到信任、再到期盼,科技小院科技帮扶项目已经在低收入和贫困地区农村扎住了根。说到未来,北京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模式,擦亮小院帮扶品牌,提质增效,确保帮扶高效推进,扩大推广,放大小院工作成效,让小院这粒科技帮扶的“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出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