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治高度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成为甘肃当务之急。日前,甘肃省政协召开常委会议,针对甘肃民营经济存在的“块头偏小”“寿命偏短”等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30条对策建议。会议期间,常委们为破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成长中的烦恼”献务实之策。
甘肃省民营经济数量占市场主体的98%,占GDP总量的48%,可谓是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但和国内其他省份向比,甘肃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近来,甘肃出台了《关于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8条措施》等惠及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力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有无政策“悬空”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和“烦恼”急需解决?省政协常委会把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确定为监督性视察课题。
4月份以来,省政协主席欧阳坚和各位副主席带领委员,深入14个市州,先后召开13次座谈会,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统计等形式,开展监督性视察。视察过程双向发力,不仅了解政策措施的“悬空”情况,而且通过协商建议推动省委省政府政策措施落地。最终形成8份视察报告,征集了68份发言材料。在全面把脉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形成了《关于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
常委们认为,和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二等公民”,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手续繁杂的问题依然突出。常委们建议,实行普惠金融和平等待遇,大力发展融资担保机构,扩大贷款抵押种类和范围,加强企业之间的联保,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的财务救助,并鼓励支持成立民营银行。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形下,切实减轻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前行尤为迫切。常委们提出,深入推进中央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的落实,清理规范物流等领域经营服务性收费,整治政府部门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等乱收费行为,建立与公共服务有效对接的信用评价体系。
针对如何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构建真正的亲清政商关系,常委们建议,优化诚信环境,整顿朝令夕改、“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予兑现、随意拖欠债务等政府失信行为,优化涉企法治环境,畅通民营企业反应诉求和维权渠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