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协月协商聚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7-03 10:3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有强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意义重大。6月26日,河南省政协机关九楼会议室高朋满座,建言热度持续升温。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河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坦诚交流。

这一场头脑风暴,酝酿月余。5月,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带领由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调研组,先后赴上海市和省内郑州市、南阳市、卢氏县、兰考县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商贸市场等,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探寻问题根源,认真研究对策建议,最终形成一份内容翔实、建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省扎实推进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制度机制有待加强、信用数据归集共享任务艰巨、信用联合奖惩工作有待强化、信用惠民便企相对滞后、信用环境尚需优化提升等。”河南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李翔为此代表调研组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整合信息资源,规范数据共享;强化工作推进,加大奖惩力度;加强培育创新,推动以用促建;深化宣传教育,加强示范引领。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营商环境、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政协常委、省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李德才提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具体建议。

如何让信用成为美好生活的“通行证”,使企业和居民充分享受信用生金的红利?这是省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行长王强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推动数据资源融合利用和深度挖掘,建立河南省大数据平台。”王强在寻找答案。“建立大数据基础平台,为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完整、及时便捷、可持续的政府公共服务;建立承载面向公众服务的应用平台,构建数字医疗、数字养老、数字教育等多元化民生服务体系,让百姓更具幸福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坤建议,培育信用文化,夯实信用土壤:“一方面,应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包含‘传统诚信观’和‘现代契约精神’的信用文化;另一方面,着力培养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包括信用道德教育和信用信息治理等。”

注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权威性,明确信用主体和范围,加强网络安全监控、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经济环境,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归集、使用和共享机制……会上,委员和专家学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深度广度兼备的对策建议,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记录、积极回应。

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周春艳希望委员们深入思考、探索实践,努力让信用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全领域,深入到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使“知信、守信、用信”成为中原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