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明天的地,谁来种?怎么种?近日,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山东省政协围绕“应对我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调研进行协商,为“银发”困惑尽快破题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呈现逐年上升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返乡及外来人员较少,60岁左右的老年人甚至成为种地主力,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
“这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了一定影响。”省政协委员刘建良在调研时注意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产业振兴,进而导致乡村振兴人才匮乏,同时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
调研组深入全省27个村,开展了问卷式调研。这27个村,共有8829户、31054人。45岁以下的村民,几乎没有务农的。调研的98位新型职业农民,平均年龄为49.83岁。“60岁以上老人依然承担土地种植任务,劳动生产率低,收入水平不高。”省政协人资环委特聘专家刘俊福说,这些老年人因常年劳作,大多患有高血压、腰腿疼,自认健康状况良好的不足三分之二。
从全省数据看,我省65岁以上的农村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11.46%,上升到2017年的16.19%。另外,人口老龄化呈现“城乡倒置”的特点,农村人口老少比呈上升趋势。“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更趋严重,农业劳动力供给形势不容乐观。”省政协委员王仁泉认为,要对农业劳动力资源有整体的摸底和预判,在此基础上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
通过调研分析,调研组认为,50-67岁区间的农村人口是当前我省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力量。大约17年后,即到2036年左右,当前活跃在农村一线的劳动力主体将退出舞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到那时,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学历结构都将被重构,可以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制度。当前50岁的农民可以说是我省最后一代的身份农民。从目前到2036年,恰恰是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从缓解“近渴”的角度看,提高这代农民的技能水平、劳动效率十分必要。“还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六产,提高机械化、智能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委员、专家纷纷支招。省政协委员王琳提出,在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推广过程中,要将“老农民”吸纳进来,作为重点群体。省政协委员李秀启则呼吁,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引”“留”农业人才是当下就要去取的“远水”。问卷调查中,返乡及外来人员占比只有1.37%。在多数村子里,也罕有翻盖房屋者。破解“谁来种地”,或许可以用“机器代人”的招式,而“不愿种地”“种不动地”的尴尬,就需要畅通土地经营流转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举措来化解。在谈及培育农村“领头雁”时,省政协人资环委特聘专家孙义福建议,将目光瞄准农村能人、转业军人和县乡机关干部等。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涉及民政、人社、农业农村、卫健等多个部门。委员、专家们表示,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提供坚实保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