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一颗匠心 择一艺坚守——记宁夏九三学社社员、贺兰县政协委员李五奎

发布时间: 2019-06-26 09:01 | 来源: 华兴时报 | 作者: 华兴时报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3.jpg

李五奎在工作室创作作品。

李五奎,1966年出生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1997年来到银川,随后逐步创立“五奎陶艺工作室”,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传承古陶制作技艺及西夏瓷制作技艺。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宁夏九三学社社员,宁夏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宁夏工艺美术大师,宁夏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宁夏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宁夏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贺兰县政协委员等职务。

李五奎利用黄河泥和宁夏当地丰富的原料,以中国陶艺文化、古人类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作品涉及彩陶、灰陶、红陶、黑陶、西夏瓷系列,种类达千余种。从2006年起,李五奎开始研制西夏瓷,并努力恢复西夏瓷烧制工艺,执一颗匠心,择一艺坚守,经过无数次实验失败后,终于烧制成功,揭开了“西夏黑瓷”神秘的面纱。

学 艺

李五奎出生于陶艺世家。其祖父李福来,20多岁时因国家动荡,卖掉田产前往河南巩县窑学艺,3年后学成技艺,离开河南到陕西以陶瓷技艺为生多年。后来听说甘肃庆阳地区的人们生活用品极为短缺,便又去到庆阳,热心地为当地的乡亲们烧制灶台的煮水锅、蒸馒头的笼屉等所需生活用具。

凭借高超的技艺和高尚的品德,李福来受到了方圆几十里村民的赞誉,便在庆阳落了户,扎根于此。后来,李五奎的父亲继承了这门传统手艺。然而好景不长,不到30岁父亲就因病撒手人寰,那时李五奎年仅2岁。

每天放学后,年幼的李五奎会主动帮爷爷干活,耳濡目染中,渐渐地爱上了这门手艺。他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而爷爷又喜欢边干活边讲故事,道家老子、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一则则故事中蕴含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为幼年的李五奎树立了做人的准则。

那个时候,村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放电影。当看到屏幕上出现的一串串骆驼走在沙漠上,李五奎感到亲切而又向往。

“这是什么地方?”他问身边的大人。

“那是宁夏,‘天下黄河富宁夏’,那里能产稻米,有沙漠、有湖泊……”神奇的宁夏,给幼小的李五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涅 槃

日子过得平淡而又艰难,少年时期的李五奎愈发懂事,他不忍心看着年迈的爷爷继续劳累,高中毕业后,他毅然回家,一心一意跟随爷爷学习制陶技艺,担起了传承手艺的重担。最终,爷爷西归而去,生活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

20岁刚出头之时,又逢改革开放之际,李五奎想去外面闯一闯,于是便跟随去北京打工的老乡,来到了安定门外立水桥的一家陶瓷加工厂。

本来计划着在此将自己的技艺提升、锤炼,可一段时间后,李五奎发现这里的加工制作技艺不在他之上。很快,他的技艺崭露头角,被老板热情地邀请担任技师长达6年,在这期间,他的眼界更加开阔,接触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技师,制陶技艺更加精进。

随后,李五奎又去往山东、河南、江西等地拜师学艺。技艺日渐炉火纯青,他决定回老家大干一场。这一次,他抛弃了坛坛罐罐等传统产品,创做了很多带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文房四宝以及雕塑的马、牛、羊、花瓶等装饰品,可这一切远离农村的现实生活,没有受到当地人的青睐。最后,他决定去一直向往的地方——宁夏。

1997年他来到银川,先是承包了一家花盆厂,一边做花盆一边钻研陶艺。宁夏悠久神秘的人文历史与民族风情,为他的陶瓷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他将自己独特的手艺与西夏元素和宁夏独特的地域文化相结合,灵感迸发,开发了大量的宁夏旅游产品,一时间他的作品遍及宁夏各个景区,填补了当时宁夏没有陶瓷工艺品的现状。

同时,他自费去全国各地参加展览,陶瓷作品先后获奖40余项。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他的作品《刻岩画罐》入围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2015年,他的作品《西夏乐舞飞天》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百花杯”金奖。

前 行

由于种种原因,李五奎先后9次搬厂,建窑12座,物力财力在一次次迁徙中耗损殆尽,甚至背上了巨额外债,即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心中还有一个愿望尚未实现。

“据考察,宁夏拥有丰富的陶瓷制作原料,并且出现过陶瓷大家庭里一支独特且绚丽的瓷系——‘西夏瓷’,但现今,西夏瓷窑口偏废,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纵观我国各大窑口,如河南钧窑、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等都已恢复了传统技艺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李五奎说,来到宁夏后,他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让“西夏瓷”制作工艺重现天日,于是从2006年开始,他自费开启了西夏瓷的复烧工作。

考察古窑址,寻找资料,前后4次建窑修窑,长达10年的复烧历程中,印证着一个陶瓷匠人的使命感。幸运的是,他的这份坚毅与努力,终于在2016得到回报——消失近千年的西夏瓷全面复烧成功。

“陶瓷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承载了历史文明,点缀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李五奎告诉记者,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涉及雕塑、绘画、化学、力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七十二行中的大门类,发展壮大可惠及一方百姓。

在他看来,当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具备功用性与艺术性的高质量陶瓷产品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目前,宁夏当地以及西北地区的陶瓷产业极其稀少,对比陶瓷产业发达的南方,就展现出了其待发展的空间感。

研发宁夏特色陶瓷文创产品,最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地方陶瓷生产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既可以包括地方陶瓷产品生产、陶瓷生产设备产业、特色陶瓷旅游产业、陶瓷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是他的美好愿景。

现如今,李五奎将自己的工作室迁入了位于贺兰县如意湖畔的文创基地中,毕业于上海某重点大学的女儿,也追随他的脚步,每日跟着父亲打泥、拉胚、雕刻……将古老的技艺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