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谈继承优秀传统弘扬家国文化

发布时间: 2019-06-24 09:07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郭海瑾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重视家庭家教家风问题做出重要指示。传承优秀家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以来关注的话题。近期全国政协专委会在山东、陕西、上海等地专门开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调研,全国政协计划于6月底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题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邀请政协委员就此进行深入协商、探讨。本期文化周刊以此为契机,邀请部分委员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天下之本在家。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家国一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和谐、有序、繁荣的社会是由千万个团圆和睦、尊老爱幼的家庭构成的。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如何持家、爱家的论述,孔子推崇“仁”,他曾经说过,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姐妹有爱就是“仁”的根本(《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在一个家庭中,勤俭则是最美好的品格之一(《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回忆起父母,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孙、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自己父母几乎是秉承了这一“孔门家风的训条”,一生勤俭持家。“这算是我家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我的父母很严格,所以直到现在,只要看到没有关上的水龙头、长明灯,不管在哪我总要给关上。还有,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即使是浪费一滴粮食,我也会很不舒服。”孔维克说,他内心的温情的培育,也是从小时候一点一滴地感受着父母对家庭的付出开始的,“小时候条件不好,但我坚持要画画,母亲就把自己的头发收集起来卖废品换纸,对于画画使用过的纸,母亲不舍得扔,她总说可以回收再利用,不能浪费……”妻贤夫安,父慈子孝,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格言都深深印刻在孔维克的脑海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往往是引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走上文学研究之路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学者父亲张公瑾。张公瑾先生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学专家。“在我7岁的时候,父亲被下放到湖北干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和母亲每天都要写信,信中不仅有对某些事情交代、有对我要努力上进的叮咛,他还会写一些诗。他在信中不仅告诉我如何为人处事,还会教我如何读诗,这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张颐武时常回忆起父亲给他的那些信,常常回忆起一些细节之处对自己的微妙影响:“后来我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每次在信中会把一件小事叙述得那么清楚。他不在我们身边,但他想让我们时时感受到关爱。他用写信,事无巨细地表达他的感情,维系家庭之爱。这个东西是无声的,但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张颐武说。

其实,爱家庭,才能爱国家,这是一定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家庭成天争吵不息,纷争不止,能对社会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如果和睦、团结,家里的一切事情就能兴旺发达,家庭的奋斗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家和,对整个国家、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文彰如此总结。

优美的文化传统在于言传身教

“人生路多坎坷祸福不定,有苦涩有酸楚也有欢欣。脚踏着厚实的泥土,心平如镜;牵念着善良的赤子,怀揣真情……”在对记者讲述自己心中的家文化的重要性时,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引述了一段京剧《廉吏于成龙》中的经典唱词。

尚长荣,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京剧名家尚小云先生之子。他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受到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他说,学戏就是学做人!“我的父亲在治家、治艺、治学方面非常严谨、认真且严格。”这个严格,首先是一家之长对自己要求严格。尚长荣提到,“我的父亲治艺刻苦,滴酒不沾,所以我们子女虽然生活条件还好,但决不敢做纨绔子弟;他要求子女每次出门、回家要向长辈打招呼。现在看来这些细节上的要求,使我们很小就建立了规矩意识。”

尚长荣告诉记者,有一件事他的印象最深刻。就是1954年慰问解放军工程兵部队的一次演出,“部队所在地是深山,通常演戏都是室外搭一个台子,就直接演了。但那天不巧,遇到大雪,室外就没法演。我父亲就问有没有食堂,于是就在一个能够坐二三百人的食堂演了两场《梁红玉》。为什么是两场呢?演完一场,换下一批战士,接着再演一场。那时候我父亲已经年过半百了,演的戏是两个小时的大戏,但他两场下来毫无倦色。我一一看在眼里,这种对艺术、对观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我的教育太深刻了。尚长荣说,“父亲的这种精神是潜移默化的,他留给了我们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接受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走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从小生长于一个充满书香诗韵的家庭,“我的父亲吴耀先是一位老师,坚守讲台,教书育人。他酷爱书画,擅诗词笛萧。我的外祖父是位开明绅士,我记得家中所用瓷器都有当年景德镇工匠为他制作的字样。大约在五六岁时,我开始喜欢家中藏的古书中的插图和陶、瓷器皿上的画作,那些清雅的山水和古香古色的仕女图也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1969年随父母下放农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广阔天地间,受父辈的熏陶,11岁我就摸索着写生,画小镇上熟识的老人。那时候,传统文化不受重视。但即使在那样的社会氛围下,我父亲依然要求我每天早上先背诵一首古诗才可以去上学。”家庭的熏陶,父母亲的“身教”“诗教”,使吴为山今天的艺术之路走得更加扎实、稳健。

言传身教,上行下效。家庭对于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从小看着父亲张公瑾研究傣族历法、计算傣族历法公式的张颐武来说,这份对于知识和事业的认真和坚守,最使他受益终身。“他是人文学者,但要研究自然科学,每天看着他一张纸一张纸地演算,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出错的认真态度,我确实很受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家教,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周文彰认为,家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里的“一切教育”,从空间维度看,包括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以及政治意识的养成等,家庭对人的教育是全领域、全覆盖的。从时间维度看,家庭教育给人的一生,无论是幼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终生的。比如老人经常提醒当官的孩子,不要贪不义之财,不要做坏事,说明家庭教育对人一生是如影随形的。

良好的家风带来社会好风气

民间有谚:“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神婆学跳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社会风气就正;家风不正,那么在家庭与家庭的交往中,家庭成员与社会的往来上,就会带来价值观的冲突、道德的冲突、行为上的冲突等,家风建设影响的不仅是家庭成员,还可能影响整个社会。

“我父亲尚小云先生热心公益,在梨园界都是出了名的。”尚长荣说,“他也要求我们不能看不起贫苦同行和劳动人民。如果有人求着帮助,父亲从来都是慷慨解囊的。他中年时候办过一个科班,完全自己出资办学,帮助同行。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一种做人的精神典范。现在,我的家庭祖孙三代12口人,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要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的家风家教、和谐的家庭传递给大家。”

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孔维克一直记得长辈的教诲,他说,“父母坚持让我读书,因为读好书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他们还教育我们,要礼让包容,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能争要让。到现在,我们家依然有这样的传统。它已经融入我们血液中,并会继续延续、传承下去。”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和家教的泽被。所以说,家风与民风、家风与政风、家风与社风,从来就是互为通联相互滋养、相互校正的。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解读道。

家风正,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社会和谐,它所产生的正能量是难以估量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他们的家庭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极好的作用。”让周文彰颇有感触的是,“有一年我参观朱德故居,很有感慨。朱德出生在四川仪陇县,他的父辈们齐心协力培养他读书,最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人民军队的重要创始人。我当场写了一首诗,感慨朱德的起点在农村、在家庭。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情形。我在四川眉山参观苏东坡故居,讲解员特别强调苏东坡的母亲对苏东坡一生的影响,当时我也写了一首诗来歌颂苏东坡的母亲。”可见,家之于人的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把“齐家”摆在社会建设最基础的位置上的。齐家,就是要把家庭家族管理,将家庭家风带好。个人修养好,齐家才到位,进而才能够让社会安宁。今天,每个家庭都应当从构建良好社会风气的高度,去自觉地建设家庭家教和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