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代表自然与生机。对于今天的中国,绿色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道至关重要的课题。
6月13日至14日,由农工党中央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绿色,成为与会人士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论坛上,民主党派人士、国家部委相关负责同志、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代表纷纷为此建言,提出了意见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农工党中央常委王金南特别有感触。会上,他介绍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公布的一个新概念——GEEP(经济生态生产总值)。作为此课题的负责人,王金南说,GEEP是在国内经济生产总值(GDP)的基础上,扣减人类经济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成本,加上生态系统给经济系统提供的生态福祉。“简单说,就是绿水青山加上金山银山。”王金南说。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相关部门和省市就开始进行绿色GDP研究,将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GEEP相当于绿色GDP的“升级版”。王金南建议这套核算体系可以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评价的参考指标。
“应通过政策机制、市场机制与技术的创新,让生态产品提供者获得经济利益,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以青海三江源为例,进一步向大家解释,青海三江源为当地及下游工农业发展、水力发电、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为青海省创造价值达千亿元。
为推动绿色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大气污染治理就是典型。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现在,我国正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节能燃煤发电体系。但是,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挑战还是能源消费,应加大非电行业燃煤污染控制,全面转向清洁供暖,改善区域运输结构,加强非道路柴油机排放和船舶排放控制。
和大气污染治理一样,我国水污染治理也取得可喜的进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王东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1995年至2017年,全国地表水劣V类比例从36.5%下降到8.3%,“十一五”以来改善最为明显。他建议以流域分区体系作为空间基础,运用系统思维解决水污染问题。
如果说以往的环境污染治理多少带有“运动”色彩,今天,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科学、精准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北京中科创新研究院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姚新认为,环境大数据可以应用于大气、水和土壤的分析与监管,以及污染源监管、执法督察等方面,“比如对雾霾的治理,可以像治疗癌症的靶向药一样,实现精准找霾,以及精准研判、调控和评估。”
在与会人士看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造福我们这一代人,更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为高质量发展添“绿”,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