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端稳端牢制造业饭碗

发布时间: 2019-06-23 09:4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廉维亮 | 责任编辑: 王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力更生奋斗,靠自主创新争取,希望所有企业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奋斗。”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研判了自主创新之于制造业、制造业之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之于改革发展的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的,就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工作双向发力所关切的。6月17日至18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第三专题组小组讨论,常委、委员们集中围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显著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深入交流讨论,广泛凝聚共识。

常委、委员们普遍认为,近年来,国家以减税降费为基本措施,一系列减轻企业负担的举措,提振了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切实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中国制造业正逐步由大变强、前景可期。与此同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一些企业的成本负担依旧很重,需要进一步制定细化措施,更直接有效地促动企业轻装前进、稳步发展。

建言者说——只有成本负担减下来,制造业竞争力才能提升上去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当前减税的主要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今年前4个月,全国增值税累计减税达到2297亿元,个人所得税累计减税2143亿元,减税幅度之大无论是比之以往还是较之国际都是少见的。

近年来,交通运输系统同样在着力降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从2016年到2018年,分别降低了558亿元、882亿元和981亿元。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勇委员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已经初见成效———政策落地效果好,纳税人感受到了减税红利,但不同纳税人因市场环境差异受益程度有所不同。

“今后在地方财政和税务部门面临减税压力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努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张志勇建议。

减税降费给制造业带来了实际效益,企业经营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是当务之急。张连起常委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应正确处理好“制造业与服务业、政府和市场、自主创新与开放发展、稳定预期与减税降费”四重关系,及时跟踪评估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重点领域,以及特定行业、特殊环节的落地见效情况,及时“打补丁”。

“切实降低制造业企业负担,应优先降低能源、物流、通信、资金、土地五大基础性成本。”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委员认为,降低基础性成本并不需要再出台新的文件,关键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有关精神真正落实到位。

山东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委员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活力的关键环节,建议下一步重点研究降低企业物流和通信成本,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的5G应用,大力实施智能制造。

从业者说——切实为制造业企业松绑解困,解决成长诸多烦恼

春江水暖,水中的感知最为准确。

第三专题组讨论现场,多位来自制造业企业的常委、委员介绍了很多来自一线的感受与思考。

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委员分析,当前企业成本负担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税降费政策在少数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二是企业融资、环保、用电、物流、用地等经营成本仍在增加。“减税降费要与政策改革配合,压缩政府部门开支,避免非税收入增加,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应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对科研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尽快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氛围。”来自上海建工集团的王美华委员建议。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董事长常兆华常委认为,应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创新型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企业对高于粗放型发展的盈利预期,基础来源于长期的积累沉淀。制造业企业要‘致广致大致良知’‘尽精尽微尽全力’,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共同做强发展内功。”常兆华建议,要针对特定制造业领域高层次、稀缺性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5%的普惠性个税政策,建设好全球制造业的人才高地。

思考者说——制造业的饭碗,要像粮食一样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正因如此,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

把制造业的饭碗端稳端牢,是如同保障粮食安全一样,关系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的重大事项。

“必须保持宏观调控定力,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房地产和实体经济报酬结构再平衡。”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提出,必须完善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营造质量变革的制度环境。“要把整顿市场秩序、重建消费者信心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钱学明委员同样认为,必须合力打击“山寨”产品,共同致力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要切实加大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破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保护伞’,更好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好制造业创新成果和创新意愿。”

多位常委、委员在发言中提出,应端稳制造业的饭碗,鼓励企业加大对“卡脖子”技术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中国智造”的转变。

针对目前企业用工成本难以有效下降,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突出,能源、物流、用地成本偏高等问题,于革胜常委提出,应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住房公积金费率,防止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同时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切实降低资金成本,加大对高科技企业和重要装备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力度,有效降低其要素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