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 2019-06-12 14:56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施雨岑等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题: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我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综述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 林晖 王思北

滋养广袤大地,哺育亿万民众,千百年来,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壮歌,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吹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冲锋号角。近3200公里长的大运河沿岸中华儿女,正奋力书写大运河壮美新篇章。

古老运河重焕生机

山东枣庄台儿庄,这个大运河畔的小城,曾因黄金水道流经而繁华一时。现在,漫步运河边,不时可见到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利设施,让人遥想起当年“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突出问题和困难。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古老的大运河重焕生机活力——

河北省完成申遗河道保护及展示段工程,设立制作相关保护碑百余个,改善遗址及周边环境;

河南省在大运河申遗点段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情况;

浙江省杭州市出台《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为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

……

此前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获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赞赏。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应对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这非常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

“大运河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世界遗产,沿线的保护管理工作涉及社会、民生、环境、水利等各领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大会报告表明,我国对大运河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运河故事代代传唱

4月底的古城扬州,迎来了一群来自江苏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孩子。

邗沟大王庙、吴王夫差广场、东关古渡……在这次以“春行唯美扬州,品读运河渊源”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中,他们走访大运河扬州段部分历史河道及遗产点,聆听流传至今的运河故事,畅想当年白帆蔽日、船歌悠悠的盛景。

大运河的传奇,就这样镌刻在少年心中。不难想象,多年后,他们将会把这些动人的故事讲述给下一代。

贯通南北,大运河孕育了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商事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举办展览、开设主题课程、整理档案资料、成立相关文化研究院……各地根据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大运河文化,充分展示大运河独特魅力。

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古为今用,传承利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说,规划纲要就是要把大运河承载的古老文化活起来,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旅融合激发运河活力

璀璨夺目的灯光秀、灵动溢彩的花船巡游、大气恢弘的歌剧《运之河》……今年5月,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亮相扬州,大运河的绚丽风情在灯光与音符的交织中熠熠生辉。

作为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水蕴华章——大运河文物精品展”备受关注。来自国内大运河沿线6省19市的300余件(套)精品文物,展示了大运河各个时期的发展特色和城市文明,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

依托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华丽转身”——

北运河郊野公园、北运河桃花堤、“天子津渡”遗址公园……天津建成的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主线的文化公园,成为人们郊野生态休闲游的选择;

运河故道安徽泗县正积极谋划建设泗县大运河文化遗址公园、泗县运河特色生态文化小镇等,为利用古泗州文化而打造的泗州新城奠定基石;

江苏设立了首期规模为20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成立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联盟,意在以资本撬动创新,打造集景观、文旅和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群廊;

……

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快研究制定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高水平打造璀璨文化带和缤纷旅游带;引导各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关闭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