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平线以下的空间到行走的每片土地,人们熟悉的地铁、公路、桥梁,都曾留下中国建筑的身影。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奋斗一直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文化底色。旗下历经多次“兵改工、工改兵”的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更以铁军文化著称,成为多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先锋。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新时代Young起来!”主题活动走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项目C标段。建设该项目的正是中建八局西南分公司一群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人。17天完成标志性临建工程施工,72天完成3.7万吨钢结构吊装,这个富有创意与拼劲的31人团队,正用奋斗与智慧打造着北京中轴线上的新地标。
举世瞩目
北与奥林匹克公园相望,东邻奥运观光塔,向南与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处同一序列。还有4个多月,工期840天的亚投行C标段就要竣工了。
今年32岁的项目经理任合仕还留着2017年4月5日初到现场时的照片,那是他进入中建八局西南分公司的第8个年头,“这么一大片地,很空旷,车灯照了一点光,就开始了我们的奋斗”。
2017年6月19日吊装第一根钢柱,2017年11月20日钢结构封顶。它的每一个工期节点,项目团队成员都如数家珍。
“每两个月一次的变化,都代表了整个团队的实力。”任合仕说。
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首倡的亚投行正式成立。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环节,亚投行运营3年来,已批准了15个国家的39个贷款或投资项目,总额达到79.4亿美元。
“通俗点说的话,干了这项目可以吹一辈子。”从小就爱搭积木的项目工程部经理田昆将亚投行项目比作一个无比庞大的“积木”,“之前我干的工程都类似小区住宅楼,基本没有钢结构,但这个钢结构达到了3.7万吨”。
人们往往用钢量的大小衡量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难易程度,而亚投行项目的钢结构安装总吨位达到“鸟巢”的两倍。
和田昆一样,项目团队里的不少成员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大体量的项目,并逐渐意识到这个举世瞩目的工程的意义。他们在自豪的同时也倍感压力,项目成员需要完成超大跨度鱼腹式张悬梁现场拼接及高精度吊装,达到建设工程“鲁班奖”、LEED铂金认证等国内国际一流施工标准。
但这群年轻人还是靠着敢于探索与工匠精神,拼搏出了一个个耀人成果。
年轻匠人
今年30岁的项目总工刘瑞军谈起团队的薄壁混凝土装饰柱,嘴角就无意识地上扬。
“要在一根钢圆管的柱子外包上一层12公分半的薄清水作装饰,专家和老师傅们都没做过”,摆在刘瑞军和团队成员面前的,是在国内尚属首次的工艺挑战。
刘瑞军说,为了解决外层颜色不均一等问题,他们一次次地调整混凝土的配比,“把在学校里用到的控制变量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3个月过去,在砸了一些废柱子后,这群在地下室里不停试柱子的年轻人,终于找到了那根最适合的薄壁混凝土装饰柱。40天后,所有柱子完成,艺术品一般地“架起”中庭。
如今走近亚投行项目的建筑里,一抬头就能望见这些灰白色立柱,它们连接采光顶与中庭,整个建筑因全自然采光的设计而越发通透。
“我们当时看那些立柱就像看考试成绩一样,而且还考得很好”,这份优异的成绩后来写成了公法,在全国推广。
对这群执着于创新的年轻匠人来说,挑战难题、死磕细节已成为他们对品质的追求。伴随工程施工,项目先后形成专利36项、论文8篇、工法4项。1项质量管理(QC)成果获全国中建协二等奖,9项QC成果获北京市一等奖。
对这群不服输的年轻匠人来说,遇到什么问题都迎难而上,但他们最难办到的,却是回一趟家。
团队里25岁的李润泽,工地离家只有30分钟的路程,但他184天没回过家。今年春节,父母来项目上陪他一起坚守,“我都是洗把脸再见他们,怕他们心疼”。“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四海为家。”来自江西的项目安全总监欧阳欢说。
活力央企
“我们建筑行业特别需要青年,就我们中建来说,有导师带徒弟的传统,现在更是越到基层越年轻。”中建企业文化部助理主任丁文龙介绍,企业从顶层设计上通过调整年龄结构,要求各级单位提拔、选用年轻干部。
1998年国企改革,不少企业经历了产业结构大调整,一批工人由此下岗。改革的浪潮也波及到了包括中建在内的央企,成熟人才的流失一度带来人才断档现象。
转眼20多年过去,不少央企通过大力吸纳青年学生、加快培养青年人才,为自身注入发展活力。像任合仕、刘瑞军这样的青年人才,正是通过校招进入中建八局西南分公司。
越来越多的信号和措施表明,央企需要青年,青年也在逐渐改变央企的面貌。
因为大量启用年轻人,亚投行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不少新想法,包括打造智慧工地,其中最突出的应用就是BIM(建筑信息模型化版)的全方位覆盖。
“在项目的主体阶段,我们提前把整个楼的模型建模,用模型指导工人师傅们施工既减少成本,又能保证施工进度。”刘瑞军说,包括团队引以为傲的吊挂脚手架、薄壁混凝土装饰工艺等技术,都以建模的方式进行前期测算与调整。任合仕说,在之后的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可以借助3D技术,把想法转化为虚拟实景,让工人师傅或青年员工戴上VR眼镜直接体验。
“像任合仕的这个项目团队,在创新创效方面有较多突破,就具有培养后备人才的优势与能力,那么公司就会分配更多的人员名额,让他们多培养。”中建八局西南分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上官苗苗说。
未来,等待这支年轻团队的,不仅有亚投行项目的精彩亮相,还有更充足的人才供给与输出,企业也将与这些年轻匠人一起,继续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的品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6月1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