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王健:不懈奋斗 让老区明天更美好

发布时间: 2019-06-03 08:5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健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日前,在湘鄂西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了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会议缅怀先辈丰功伟绩,回顾伟大祖国70年来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奋斗经历,感受老区建设成就。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老区宣传工作建言献策。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王健在会上作了讲话,在此节选刊登。

———编者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革命老区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凝聚着老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凝聚着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

70年,老区变化翻天覆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70年来,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难事、实事,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呈现出经济持续向好、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全面进步、后劲日益增强的良好局面,绝大部分老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老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是任何历史时期不可比拟的。

一是老区人民的政治权益不断扩大。70年不断进步,老区人民的意志得到充分体现、政治权益保障不断完善、创造活力充分激发。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18年第十三届,老区代表人数增加了近两倍。唯一一位连续十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大寨“铁姑娘”代表郭凤莲,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华西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吴仁宝等老区群众代表,作为老区的光荣在国家政治舞台上表达着老区人民的心声。

二是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40年的改革,让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数百倍的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社会事业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大工程努力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显著变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在医疗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县、乡、村医疗体系建立,远程医疗进入老区。在养老社保方面,开启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民破天荒拿到了养老金,农村低保年人均标准达到4000多元,老区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越来越接近城镇居民。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果,让老区人民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穿不暖到穿得美的变化;从土坯房、地窝窝住进砖瓦房、搬进楼盘区,见证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象征一个时代物质水平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发展到电视电话遍及农家,电脑手机人人用、汽车摩托遍地开,“亿元村胜出”“万元户达标”比比皆是,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有82个是老区县。

三是老区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要求加大扶持革命老区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对象是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财政较为困难的连片老区县(市、区)。国家发改委2005年起启动实施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2008年开始,财政部每年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专项,支持贫困革命老区实施整村推进。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有关老区省份,不断加大对老区的投入和指导力度,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网等领域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今,老区99%以上的村实现了“村村通”,占九成的村集中供水、通互联网,占五成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厕所革命”,超过1/4的村有电商配送站点。

四是老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政策法规,老区的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连片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补助、留守儿童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惠及亿万老区学子。“春潮行动”“星火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成为农民工提升技能的“及时雨”,仅2014年、2015年,全国就培训农民工超4000万人。

继续奋斗,实现老区振兴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更要做好以下几点:

坚持把不忘历史、不忘老区作为初心使命坚守践行。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老区的建设发展,历代党的领导人高度关心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老区建设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要继续继承老区和老区人民的光荣传统。

坚持把老区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动。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国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座谈会,对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均可支配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脱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目标。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启动开展“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活动”,由68家央企在结对帮扶的108个贫困革命老区县范围内,针对部分贫困村“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帮扶。2018年,中央对地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规模达到110.58亿元,比上年增加10.06亿元,增长10%。目前,老区35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片区县中已有141个脱贫摘帽,老区人民共享了更实更多更好的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把老区振兴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主战场,老区人民是创造辉煌成就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老区振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扶持措施,使相关资源要素向革命老区优先集聚,让民生政策向革命老区优先覆盖,把重大项目向革命老区优先布局,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动力活力空前增强。

近百年来,老区人民始终与党风雨同舟,信赖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意愿早已融入热血中,深深镌刻在心田里。而孕育形成于艰苦卓绝战争年代的老区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是团结人民、战胜敌人、征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因此,老区人民要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士气、务实的作风,投入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为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