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杜卫:美育研究方兴未艾

发布时间: 2019-06-03 09:0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丽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原题:专访全国政协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

美育研究方兴未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时指出,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什么是美育?如何发扬中华美育精神?新时代美育研究有什么新特色?等等。全国政协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常年从事美育研究,本期学术周刊邀请杜卫,就以上话题进行专访。

1以“美”来“明明德”

记者:首先请您简单谈一下,什么是美育,以及美育的由来?

杜卫: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由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所创。1901年,蔡元培在他的《哲学总论》中提到“美育”,一直沿用至今。尽管这一概念是由德国人在18世纪提出来的,但是人类关于美育的思想却源远流长。王国维的《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就是以席勒的美育理论阐发中国孔子美育思想的典范之作。席勒之后,欧美国家论述美育的论著并不多见,远不如研究艺术教育的多,但是在中国,美育研究方兴未艾。“美育”还经常出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中,实施美育成为国家意志。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格教育伴随着儒学传统延续至今。中国的美育思想最为丰富,而且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美学最独特的精神传统。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美育研究在这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杜卫: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道德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席勒把这种审美心境称为“零状态”,认为它虽然不能对认识和道德带来直接和实际的成果,但却为一切能力的充分发展提供可能的基础。

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关于美育性质和作用的表述,也十分鲜明地继承了中国美育传统:“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里,美育被十分清晰地定位为人格教育,且特别关注道德人格的养成。

美育必然包含与德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学理上的,也有实践方面的。从学理上看,美育与德育的联系源自美与善的联系。“美与善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反映着对象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对于美与善的内在一致性的认识,在古今中外的美学史上比比皆是。具体到人的发展,道德状态是从审美状态发展而来的,道德修养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曾经做过大量心理学研究的朱光潜也主张,审美是道德的基础,因为情是理的基础。这种以情为本的思想既有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更是来源于儒家原典。在《乐的精神与礼的精神》一文中,朱光潜把礼和乐看作是儒家思想系统的基础,认为儒家在这两个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伦理学、教育学和政治学。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二者不仅内外相应,而且相辅相成。朱光潜还继承了美育涵养德性的儒学传统,提出了与情感相通融的道德概念“问心的道德”,认为“人类如要完全信任理智,则不特人生趣味剥削无余,而道德亦必流为下品。严密说起,纯任理智的世界中只能有法律而不能有道德。纯任理智的人纵然也说道德,可是他们的道德是问理的道德,而不是问心的道德。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由此可以看到朱光潜以现代西学对于传统心性之学的一种现代性转换,这里讲的还是教化的内在性。

健康人格的培养,甚至道德人格的养成,绝不能简单倚仗由外而内的、生硬的灌输,如此的人格教育只能培养出人格分裂或虚伪的人。我国的人格教育传统是要把做人的道理、道德的原则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内化于人的内心深处,使人心悦诚服地领悟,然后诚心诚意地践行。当代美育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当然,传统的人格教育思想也有历史局限,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更新。

2“礼”“乐”中探寻美育传统

记者:中国有着怎样的美育传统?

杜卫:中国自古以来重视“诗教”“乐教”,也有在自然环境中游历以陶冶性情的传统,但并没有被冠之以“美育”之名。“中国的美育传统”实际上是西学东渐之后被一些中国学者建构起来的,正是由于一些前辈学者“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激活了我国悠久而丰厚的美育思想与实践,中国的美育传统才得以逐渐构型。因此,我们今天谈论的“中国美育传统”,实际上是在中西文化碰撞、融汇的背景下开始被建构起来的,而开创这项工作的正是王国维。

孔子有句名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国维评价说,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王国维为什么主张美育?他认为,人生而有欲,便朝夕受制于一己之利害得失,“于是内之发于人心也,则为苦痛;外之见于社会也,则为罪恶。”如何才能“除此利害之念”?王国维给出的答案是“美”。这种教育原则和方法植根于一种信念,那就是人格教育的内在性。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从“知”到“好”再到“乐”的层层递进,恰恰是一个由外在性向内在性递进的过程。对于道,只有“有所得”,也就是内化了,才会有“乐”,这是发自内心的。这才是教养达到了目的。

礼乐教化是古代“修身”的主要方式,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明德”与其后的“意诚”“心正”都追求教化的内在性,关键环节是“修身”,而修身的主要方式就是礼乐教化。美育在儒家人格教育中的突出地位显见。

宋明心学特别注重“心”的纯正,主张通过后天修养来去除对原本就是“仁义礼智”的心的遮蔽,来恢复心本体。对心的遮蔽发源于个体内心的“私欲”,即利己主义,因此,一切为学的工夫就是要去除这个私欲。这种思想到了王阳明那里就得到了充分阐发:第一,人心即理;第二,人心被私欲遮蔽障碍,人就丧失了道德本性;第三,致良知,就是要去除私欲这个遮蔽障碍,恢复人原先有的心本体。所以,王阳明心学最终指向知行合一的个人修养,也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王阳明在讲“孝”时指出,对父母问寒问暖不能是礼节性的,而要出于诚心,出于孝心,你自然会关心父母的冷暖。因此,教人孝道,也就必然要使孝道以感性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情感体验)深入人心,使人诚心诚意地践行孝道。这种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使之内在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思想和实践,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育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是具有深厚美育传统的国家。

记者:中国美育传统具有怎样的特色?对现当代美育的影响?

杜卫:中国现代美学有一个独特现象是很值得注意的。创建中国现代美学的第一代三位大美学家———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都同时是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学问家或政治家或教育家。这些重要人物在谈论美学时,都十分重视审美、艺术对于人、对于社会的功能价值,他们不仅都论述美育理论,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而且都倡导美育。这是中国现代美学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中国美育传统的深刻延续。

与西方美学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哲人对美育的特点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首先,美育重修身的内化,诗教和乐教是一种“心育”。其次,美育重情感体验,诗教和乐教也是一种“情育”。第三,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是美育的方法论。这种思想也深刻影响到现代美学家对美育特点的认识。例如,鲁迅说:“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人不如格言,致富不如工商,弋功名不如卒业之券。特世有文章,而人乃以几于具足。”鲁迅的意思是说,从纯艺术的角度看文学,那文学是没有实用性的。不过,文学却是使人成为人的途径。文学的这种特殊用处,鲁迅称之为“不用之用”:“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

中国的美育传统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深入研究中国的美育传统,对于准确理解美育在当今中国的独特意义、建构具有本土价值的美育理论和美学理论都是很有价值的。

3新时代的美育研究新特色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您看来,美育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

杜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美育不仅使学生学到审美和艺术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把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内化于心,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这是我们中国育人的一个传统。孔子等先贤早就发现,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实施教育,是使做人的道理深入人心的最好方法。美育就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使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最终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

美育使人有涵养。美育主要采用具有育人价值的优秀艺术品来施教,而优秀艺术品恰恰是人类优秀文化最集中、最直观的体现。青少年经常学习优秀艺术品,就会耳濡目染,内心里不断积累和提升人文素养,成为爱父母、爱同伴、爱祖国、爱和平,内心能够发出人性光辉的有涵养的人。

美育使人讲品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现实世界会使孩子们的心灵蒙受尘埃,变得世俗。美育,用纯净的景色和高雅的艺术让孩子们脱俗,拒绝平庸,追求有品位的人生。现在总听人说不要急功近利,其实美是无用的,却能使人摆脱粗俗的物欲,在精神上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无用之用”。这就是一种品位,也是道德和精神成长的根基。

美育使人能创造。审美是人类最具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能够在平凡中见出神奇,从一滴水看到大千世界。美育教学使人在创作和欣赏中保护儿童天生的创造活力,发展想象、体验和直觉能力,从而与智育协同,发展创造力。

记者:进入新时代,您觉得我国美育研究应该遵循美育哪些特点?

杜卫:近年来,我国对美育日益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给央美老教授的回信后。然而总体上,我们对美育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和探索还比较薄弱,对于美育的认识还有一些模糊甚至误区,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探索,其中关于美育和艺术教育关系的认识,对于改进美育教学重要。美育和艺术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但两者并不是等同关系,而是交叉关系。美育不是一门或者一组可成,也不是仅仅教人学会画画、唱歌或者跳舞等艺术技能,而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首先尽管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范围,但艺术却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其次,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专门课程,也是实施美育最为便利的途径。第三,美育的基础是艺术教育。当然,艺术教育也包含了一些传统美育观念所不能涵盖的方面。

还有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两者是有重要区别的,德育过程重在讲道理,偏重理性方面,美育过程重在情感体验,偏重感性方面;德育促进道德发展,主要是培养道德认知力和意志力,审美发展,主要是培养敏锐深刻的感知、体验、想象和直觉能力;德育主要发展学生的社会性,美育主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美育是相对独立于德育、智育、体育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美育的特点是感性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体验来实现。对于美育的作用,前面也已提到,就是王国维的“无用之用”、鲁迅的“不用之用”,以“无用”的美和艺术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自身就具有养育道德的功能。在具体实践中,就不需要在美育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牵强附会地去挖掘某件艺术作品背后的所谓育人价值。这种关于美和艺术育人的观点是深刻的,揭示了美育的特点和规律,值得我们重视。因此,作为美育的艺术课程,除了必要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评价之外,应该尝试个性化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喜爱艺术,犹如高雅艺术并从中获得乐趣,这将使人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