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视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5-27 08:5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吕巍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海洋资源类型多样、蕴藏丰富,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接续空间,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关系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九大作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通知》,全国14个城市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就是要通过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提质增效,促进海洋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四链融合”,带动区域海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海陆统筹和海洋强国战略。

海南在中国地理版图上独一无二:我国最小的陆地省,最大的海洋省,最大的经济特区,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本岛海岸线长约1944.35千米,海湾、港口、生物、矿产资源丰富。过去30余年,海南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改革创新,成绩不菲。

“把海南打造成海洋强省”“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一张重要名片。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海南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7个月之后,陵水黎族自治县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为海南唯一入选的市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将陵水打造成国际旅游岛建设示范区、海洋旅游与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旅游+信息”协同发展示范区成为新使命、新目标。

如今,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进展情况如何?未来,海南该如何做好“海”的文章?4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高云龙率“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常委视察团来到海南,实地走访了文昌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三亚市等地的航天发射场、生态环境修复项目旅游产业项目、渔业养殖和热带农业、海洋科技产业和研究机构等15个视察点,与6家企业座谈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介绍有关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力图将对海南“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为海南省乃至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局向好

在海南的5天时间里,视察团陆走海行,深入一线,分组调研。一路上,听到了海南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的诸多新进步。

海南省委、省政府强化规划引领,积极实施《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海南的实际和特点,围绕“两极两翼两圈层”发展布局,基本形成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科教服务业为支柱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2018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423亿元。海洋经济增长对海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20.40%增长到2018年的30%。2019年海洋经济增长保持良好态势,第一季度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预计380亿元,同比增长10%,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此外,海南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已划定海南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8316.6平方公里,占近海海域面积35.1%。2018年海南岛本岛近岸海域大部分海水水质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视察团在实地走访中也看到了海洋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良好开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高端酒店等硬件发展较快,以鱼竿、桅杆、高尔夫球杆为代表的“三杆”高端旅游业已经起步。鸿洲国际游艇会已开展全方位游艇产业项目,创新外籍游艇入境服务模式;富力海洋主题公园正在抓紧建设,稳步推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上有新突破,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新科技项目产业将为智慧海洋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海南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关键因素、关键制度、关键产业上精准发力、持续发力,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海洋资源保护开发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展现出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甄贞表示。

“没错,在与地方干部、群众、企业近距离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在海南各级干部和群众身上处处洋溢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全省上下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推动海南各项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宋合意感叹道。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海关总署原署长于广洲也有相同感受。“我每年都来海南,与去年相比,感受到企业家的信心更足了、发展的路子更开阔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让我深受鼓舞、深受教育,对未来海南的发展充满信心。”

明晰定位

海南省将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为依托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环境大背景,结合示范区自身发展基础和条件,将示范区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示范区、海洋旅游与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旅游+信息”协同发展示范区。

如何正确领会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大背景?如何科学认识海南自身发展基础和条件?这是篇大文章。

在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曹卫星看来,谋划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示范区建设时,要深入学习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坚定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规划设计时,应潜心研究海南省情和国际通行的发展规律,积极谋划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大保护力度、实现有效治理的工作思路。”

“特别要注重融入中央对海南的战略定位和新时代新使命,注重融入新型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注重融入新发展理念,更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让海南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季志业说。

视察团认为,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海南作为单一省级行政区,整体纳入自贸试验区,赋予其改革开放新的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这为海南冲破现有一切阻碍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固有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他们希望海南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闯出最大特区应有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新出路。在总结自身经验和充分借鉴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得失的基础上,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下,发挥改革创新精神,“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以制度创新为抓手,逐步形成更加成熟、更加透明的制度体系。

“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实现路径和形式,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新路,形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示。

在示范区建设中注重双向发力,做好对接形成工作合力也是视察团的建议之一。

“希望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委能够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业务指导,对赋予海南的数十条优惠政策,逐条梳理,帮助地方将政策落地落实,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研究,不断细化优化试点政策和相关时间节点设计。我们政协也要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有针对性地建言献策。通过上下联动,形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合力。”全国政协常委、火箭军原副总司令员陆福恩表示。

产业支撑

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14个入选示范区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陵水是开展海洋旅游业国际化高端化发展示范,探索“海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因此,特色旅游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成为示范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海南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左右。房地产业一业独大,以及其他产业相对薄弱的产业结构,使海南面临着经济发展旧动能减弱与新动能尚未壮大的挑战,即海南降低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但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培育尚未成势成规模。

同时,继续完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以及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新动能所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叠加,也是海南不能不面对的困难。

“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海南独立的地理单元特性,决定了物流、人流进出岛高度依赖海路空立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目前海南在机场、货运铁路、综合枢纽、港口码头、高速公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力表示。

视察团建议海南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大购物旅游、文体旅游、康养旅游、会展旅游、婚庆旅游等中高端旅游产品的供给,构建适应游客消费升级需要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加大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高A级景区、风情小镇、乡村旅游的供给,打造中国的邮轮特区。

同时,海南要建“数字自由贸易港”,做好“新五通一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培育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实现“换道超车”,首要即是加大加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视察团认为,应统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高起点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培育海洋生物、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应用等新兴产业,支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支持创设海南特色农产品期货品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激发活力

虽然海洋经济在海南省的经济总收入中占比不小,但与先进地区沿海省市相比,海洋经济整体规模仍然较小,涉海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提出,应充分认识创新驱动战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因为,无论是集聚“高精尖”创新要素,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还是“接地气”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关键性作用。

“希望海南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想高招、出实招,打造科技创新战略高地,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美的独特优势,聚天下英才,融各方智慧,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不竭智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表示。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巡视员邹勇看来,规划引进一个好的项目,可以吸引相关产业集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为政府提供税基,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可以在海南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引领作用。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处长沈君表示,希望海南能够提高重点项目谋划能力,高起点、高要求,通过用一个个好项目的落地去推动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同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全面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带动区域发展再上新台阶。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持和鼓励涉海民营经济发展也是视察团关注的重点。常委和委员们认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政府要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更优质的服务推动海洋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对“敢闯敢试”中出现的海洋经济新业态,有关监管部门也要包容审慎,帮助涉海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对标国内外,海南已经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的40项改革措施。包括简化企业登记流程,创新审批流程、优化企业水电气、电信服务,推进一窗受理、搭建融资平台、精简办税事项、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等。营商环境国际化可以倒逼更多开放,带来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环境的交流,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最终营商环境国际化会推动海南更大开放,融入国际社会,而这正是海南发展海洋经济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