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朝明:以明德引领奏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 2019-05-23 09:2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杨朝明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和社科界政协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明德尤其重要。当今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明其明德,这样才能奏响时代强音,形成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就是在一定价值信仰基础上的行为方式,这个基础就是道。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价值信仰导引人的行为方式,正确的追求使人不迷失自我。行为方式能彰显道的意义,人民有信仰,才能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理想与追求,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青岛上合峰会欢迎各国嘉宾的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和重申这一伟大理想,充分显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进行伟大事业的豪迈与信心。正因为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有无比坚强的发展定力,我们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不惧形势怎样风云变幻。

“天下为公”是气象,是格局,是中华大道。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们必须有自己的社会性意识,必须有公德意识和公共意识。人知属于家庭,就有家庭美德;人懂属于职场,就有职业道德;人明属于社会,就有社会公德。而所有这些,都基于人的个人品德。中国思想家讲的“成人”就是指人的社会性意识,指人的道德自觉。不难理解,如果世界各国都有“地球人”意识,就能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可见,“天下为公”乃是人间正道。

社会需要引领,人心需要唤醒,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具有社会性的人要遵道而行、循礼而动,理想的状态是人人明于礼义,人人“知所以为人”。越多的人做到这些,社会的风尚就会越好。因此,社会风气要改善,就需要更多知是非、明荣辱、能担当、会引领的人,这样的人有格局,有气象,在传统中国被称为“大人”或“君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君子之德风”“其身正,不令而行”,都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怎样培养社会的担当者、引领者?《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在“四书”中字数最少,它却包含了中国的大思维、大格局、大学问。《大学》之“大”在于大其体而全其用,在于阐述了人的价值与意义。《大学》讲修己安人、内圣外王,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考“人心”和“道心”、“人情”与“人义”或“义”与“利”的关系。孙中山先生称它是“最系统的政治哲学”,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

人有善性、有明德,人的光明本性天然具有,不假外求,因此要尽心知性,将此心此性充实而有光辉。人在事物中体认心体,我正则物正,我正则事正。大学之“大”,恰在使本性光明,自觉向上。确立了“大端”,则“知止有定”,复其心之本然,光明其心,如如不动,将心体应物随景,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立乎心志,则立乎大,于是有规模,有格局,耳目役于心;于是万理灿然,小者不能夺,外物不能诱,耳目不狂奔。人行善作恶,关键在于志。人有天资之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尚书》《大学》说“克明德”“克明峻德”,是说人要显用有德,能明大德,不能忘记天赋的光明本性,这也就是放大善性,是“明明德”。

“明德”因学而明。人千差万别,不是天资情性出了问题,而是没有发挥。人有“明德”而“明明德”,由“性善”到“为善”,不可省却学思的功夫,这恰是为人之用力处,也是最需要引领处。我们的社会需要有人言是非、别善恶、明曲直;我们的时代需要以明德浸润人心,沐浴其身以去其垢,洗濯其心以去其恶,有方向,不迷失,勇于担当,形成合力。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与时代发展同步,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奏响时代的主旋律。(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