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复兴大背景下振兴农村文化

发布时间: 2019-05-16 10:11:1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黄静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打牢农村文化振兴的基础”专题调研报道

在中华民族复兴大背景下振兴农村文化

“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安逸嘞,大家都有获得感,文化生活也很丰富!”

78岁的秦继尧,是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的村民,老人家说出“获得感”时,赢得了调研组的一片掌声。

5月5日—10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就“打牢农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在贵州进行专题调研。

核桃坝村是湄潭农村改革的先锋,2018年全村茶叶综合产值达到2.42亿元。靠种茶富裕起来的村民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栋栋“坡屋面、小青瓦、穿斗枋、雕花窗、白粉墙”的黔北民居分布在林茶之中,一条条休闲步道穿越在绿水青山之间,村历史陈列室、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让村民们记住艰苦奋斗的过往、在学习中向往未来。调研组在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时,更是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精气神。

来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调研组在马场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小广场,和当地干部群众开起了“坝坝会”。下司是“百节之乡”,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全镇上下更是有着“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衰则乡村衰”的理念。

清水江边的下司镇有划龙舟习俗,在“坝坝会”上,实验中学老师文顺友骄傲地介绍起他作为教练带出的中学生龙舟后备队伍取得的成绩,他也建议有更多的政策让这些学生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有更好的出路。

“我镇群众通过第三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收入1000元,收入占比达到44.18%。”下司镇党委书记文军说。

调研组来到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陇脚村,看到依托竹浆古法造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政府扶持设立了水东香纸艺术博物馆,不但很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有几户农民仅卖竹子一项年收入就达8万—10万元。

在贵州的调研,调研组一行感受到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挖掘。

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一本乡土文化教材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久安乡党委书记赵蓉说:开展乡土教育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提振久安人的归属感。”久安境内有着5.4万株以上的古茶树,“古茶树生态农业系统”被原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茶久安也是乡土教材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对此很关注,他说:“编写乡土教材,对于提高民众文化自觉与自信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他建议,深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功能价值,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综合治理、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贵州省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发源地,去年还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通过对四个市(州)七县的调研,调研组认为贵州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创新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比如当前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抓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强、基层抓文化建设的人才比较短缺等。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蒙启良更是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认为,要与时俱进地对农村文化进行抢救、挖掘、整理,并且需要创新提升,让其具有可持续性。要完善农村文化传承的制度设计,找到符合当地实际和特色的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调研过程中特别关注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问题,他建议持续推进乡村地区5G网络部署,加快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地区5G创新应用示范,加快乡村地区文化生活繁荣。

“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乡村文化建设,做的是铸魂育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具有持久的、广泛的影响力。”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侠表示。

对如何打牢农村文化建设基础,王侠感触良深,“要把农村文化放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来谋划,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把农村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这是农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农村文化发展的主体主力主角是农民群众,要重视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有专门的人才来支撑,更要有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组织、合作社组织的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