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怎样用起来?

发布时间: 2019-04-24 10:28:2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朱婷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调研报道

农家书屋怎样用起来?

四月中旬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还未转绿,成片的桃花、杏花却随处可见。4月15日,全国政协“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调研组的车辆穿越城市,驶向茫茫草原中的一个个嘎查(行政村,编者注)。

“村民们一般看什么书?能不能看看你们的借书记录?”踏进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杨家堡村的农家书屋,除了书架上一排排书籍,桌角上摆着的借书记录也引起了委员们的注意。

密密麻麻的借书记录中,《论语》、《成吉思汗》、《红楼梦》、《隋唐演义》、《鹿鼎记》等书名映入眼帘,这一幕让委员们不由感叹:“看来还是经典作品最受欢迎!”

农家书屋,是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近些年,由于国家的大力投入,农家书屋已经普及,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村民来说,农家书屋也有书籍配置不合理,内容艰深枯燥、缺乏吸引力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更多人获取资讯的渠道并非仅限于书籍。怎样让农家书屋的书籍得到有效利用?是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据介绍,内蒙古图书馆与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合作推出了“彩云服务”和“鸿雁悦读”服务,实现精准定制、免费阅读。信息化的手段既盘活了社会库存图书,用好了新增图书,也缓解了图书采购经费和馆藏资源与读者需求间的矛盾,大大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效能。目前,这一服务同样辐射到了广大农村牧区。通过文化站工作人员,村民可以借到自己喜爱的书籍,也让农家书屋的使用率更高。这种自选式的图书服务,是内蒙古的创新之举,得到委员们的高度赞许。

走进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兰家夭村村民兰有善家中,只见屋内收拾得一尘不染,炕上挂着结婚照,客厅里摆着鲜花盆栽。热情的女主人招呼委员们坐下,沏上热茶,大家聊起了家常。兰有善家承包了150亩地,平时两口子种地,去年一年纯收入八九万,日子过得不错。

“平时看书吗?家里有多少本书?”面对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的提问,兰有善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有十几本。”“能不能给我们找来看看,都是什么书?”兰有善走进了卧室,从衣柜里翻出了两本书,《偏方秘方》和《本草良方》:“一本是自己掏钱买的,另一本则是从村图书室借的。”

“村里的图书室,有帮助吗?”“挺有帮助。”兰有善说,平时自己种地,施肥、打农药都需要看书,他希望图书室里能多一些科技方面的书,“也希望能有人讲讲政策和技术”。

在兰家夭村的电子阅览室里,几位村民正在用电脑浏览网页。村民告诉调研组:“现在大家都有手机,来这儿的人少了。没有电脑的村民,有时过来上上网、查点资料,还是挺方便的。”被问及平时是否看书时,村民们回答,一般看生活类的书和小说。

“村民们并不是不爱看书,相反,他们渴望学习文化和技术,并为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产品买单。”委员们发现,最受农牧民欢迎的书籍,是农业技术、生活健康、文学作品等。委员们建议,应及时了解村民们的诉求,做好书籍的补充和更新,让更多好作品走进乡村。同时,有关部门要提供更多技术指导和文化服务,加大对民族语言书籍的配置比例,开发读书、听书设备,让农牧区最偏远地区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推动农家书屋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