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建言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 2019-04-21 10:0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吕金平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今年两会期间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委员们都认为造成贫困主要有两大因素,即客观和主观原因,让人欣慰的是,委员们关注点大都放在如何改变人的意识,即如何改变落后、消极的认识上。委员们认为,随着国家资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单位在道路、网线、产业脱贫上都下了很大功夫,贫困的客观因素正在改变,现在的关键是头脑的“脱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谌爱东委员调研发现,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对增收致富项目的经营缺少信心与主动性;“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文化水平相对低,无一技之长。在所调研地区的贫困户中,小学文化的占46.2%,初中占26.3%,文盲还有7.7%,100%的贫困户表示没有一技之长,如木工、电工、养殖、手工等。少数人自身有惰性,沾有不良生活习性。只想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不想通过自身努力而脱贫。谌爱东为此建议,要培育健全新时代农村农民讲习所,解决文化与思想的落后,使讲习所成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平台。

何庆委员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各项政策、资金向贫困户倾斜,在基层不同程度地存在“争贫”现象,还有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不愿意自食其力,游手好闲、酗酒赌博,住房破了不愿自己修,生活表象上确实困难。针对此类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较大,不同意将其纳入建档立卡户进行帮扶,但上级部门督导时,就认为是漏评。她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何庆建议,一是针对游手好闲、酗酒赌博成性、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大的农户,经查实后,不应作为漏评户。二是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参与黑恶活动、黄赌毒盗和非法宗教活动且经劝阻无效的贫困人口,应取消、暂缓其享受贫困帮扶的相关政策。三是在考核评估中,改入户问询核查收入情况,为倒推核查农户家庭支出,村组出具的农户打零工、产业收入、土地流转收入等证明材料,应得到上级或第三方的认可,不能只认可正规企业或单位的务工收入证明。

宗庸卓玛委员指出,目前,在深度贫困地区,文化生活贫乏、文化生活质量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因此,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应当树立“文化扶贫是精准脱贫的必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将“文化扶贫”放在与其他重要举措同样重要的位置上,专题研讨、精心谋划、精准施策,通过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等有效手段,让深度贫困地区的百姓也能享受均等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杨晓红委员指出,目前,云南“直过民族”脱贫问题存在着“控辍保学”工作形势较严峻、教育人才流失严重,贫困山区教师编制问题突出等难题。杨晓红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进一步重视“直过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问题,设立“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经费由中央财政给予保障,省级财政给予配套支持,对于“直过民族”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鼓励民间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并开展劳动技能和素质培训,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优势,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实现脱贫致富。“要完善‘直过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机制。”杨晓红建议,落实“特有民族大专班招生”政策,适当扩大招生名额,保障落实培养经费。制订“直过民族”贫困地区专项定向性培养政策,通过培养当地少数民族人才,做到“用得好,留得住”;要鼓励更多人才到“直过民族”贫困地区工作,以事业留人更要以待遇留人,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在职称晋升、待遇上给予适当倾斜,让更多有志之士投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