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落实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型居住区精治共治”调研小记

发布时间: 2019-04-09 09:59:5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孙金诚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让“睡城”苏醒

———北京市政协“落实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型居住区精治共治”调研小记

2018年8月,一份名为《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回天行动计划”)从北京市政府发出。如今7个多月过去了,这个曾被称为“睡城”的回天地区改造进展如何?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哪些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在补齐“硬件”短板的同时,如何同步规划推进“软件”建设?

4月3日,北京市政协围绕“落实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型居住区精治共治”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除了通天,哪都不通’,回天地区居民的自嘲一度在网上流传。这里曾经就是一座‘断头桥’,附近居民开车进出市区只能绕行。”站在天通苑南部的陈营东桥边,昌平区相关负责人指着正秩序井然地驶过的车辆,对委员们说。

“断头路问题是城市微循环和跨区循环问题。”民盟北京市委会盟员强海洋表示,打通断头瓶颈路段,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微循环”,达到全面提升道路畅通能力的目的。

交通拥堵只是回天地区民生问题中的一项。高密度开发的土地上,公共文化设施严重滞后,偌大的回天地区,至今没有一处大型文化体育设施。

“咱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将于年底投入使用的体育文化公园。”在正进行林木栽植工作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委员们看到,园内刚刚栽种的鲜草和树苗生机勃勃。

据介绍,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占地19公顷,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为森林公园,当前正在进行绿化升级改造,年底将完工交付使用。公园还将建设一处包含100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这个地下停车场是在市政协的建议下完善设计的。”带队调研的北京市政协社法委主任闫满成听完介绍后说,去年市政协调研回天地区时曾提出,回天地区应该控制地上建筑体量,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根据市政协的建议,公园设计进行了优化。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仅要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这里规划的是一个标准操场,未来将进行三层空间的拓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在天通苑清华附小项目工地,委员们了解了学校建设进展。

“学校有多少教室?”“今年能招生吗?师资力量怎么样?”“能满足周边学龄儿童入学需求吗?”站在工地外围,委员们不停地询问。

“学校一期工程将于6月底前完工,9月份正式投用,今年计划招收4个班级,建成以后能够满足周边一大半孩子就近入学问题。”当听到负责人的答复,委员们纷纷点赞,“在国家放开二孩的背景下,把学校建好,正是在回应老百姓的关切!”

“‘回天行动计划’实施仅几个月,回天地区在完善城市功能、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就已获得一定改善。但是,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座谈中,回天地区几个街道负责人均表示,执法力量不足是回天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辖区常住人口15万左右,但城管执法人员仅12人,根本无法满足城市管理需要。”天通苑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将多元执法力量下沉基层,让街道在执法过程中唱主角。”

“‘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是否可以对项目优化分类?”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表示,项目建设进程要科学,“哪些项目能够提速,哪些项目可以放缓,区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主次和顺序,集中破解制约因素,确保按计划落实到位。

“回天地区的问题既有开发商欠账、规划实施率低等原因,也受当时发展理念、模式的约束和影响。”闫满成表示,调研组将认真梳理大家的意见建议,力争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推动回天地区实现“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相衔接、相配套,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幸福。